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鸡人声


《周礼注疏》卷二十〈春官宗伯·鸡人〉~305~
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叫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汉·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國語辭典》:人声(人聲)  拼音:rén shēng
人所发的声音。《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一言未了,只听得必必剥剥的声音,外边人声嘈杂,大声喊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站著呆看了一回,听得楼上人声嘈杂,热闹得很,于是四人迈步登楼。」
《漢語大詞典》:阒无人声(闃無人聲)
亦作“閴无人声”。 谓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僵尸鬼:“趋至,则破屋前后二间,閴无人声。” 叶灵凤 《女娲氏之遗孽》八:“四周阒无人声,冬日的午后真静谧得可爱。”《收穫》1981年第4期:“破落的轿厅虽是出入必经之处,也阒无人声。”
分類:人声静寂
《國語辭典》:人声鼎沸(人聲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形容人众会聚,喧哗热烈,像水在鼎里煮沸一般。《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文明小史》第一二回:「霎时人声鼎沸,合典的人,都喊著说是强盗来了!」
《國語辭典》:金声(金聲)  拼音:jīn shēng
1.钲声。借指止兵。《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2.人名。(西元1598~1645)明休宁人,字正希,工制艺,通佛法,崇祯间官御史,总督诸军。清师陷南都,声聚集义勇以抗,事败后被执而死,谥文毅。
《國語辭典》:铿锵(鏗鏘)  拼音:kēng qiāng
拟声词。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汉书。卷八一。张禹传》:「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筦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红楼梦》第五三回:「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
《漢語大詞典》:腾沸(騰沸)
(1).水翻腾涌出貌。 唐 李德裕 《灵泉赋》:“凡别墅五六,皆谓之平泉,实发源于此。观其涌不腾沸,淡然冽清,冬温夏寒,明媚可鑑。”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水》:“言瀑布者颠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瀼腾沸,喷溅漂流。”
(2).指液体在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上下翻腾,产生气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叟奔入,则酒沸火腾……持向 安 曰:‘贪此生涯(扎紫姑)致酒腾沸。’”
(3).形容情绪十分激动。 清 谭嗣同 《致刘淞英书》:“不得已而强之,则血涌筋粗,百脉腾沸,岌乎无以为继。”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含着无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
(4).比喻兴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世歷二 汉 ,朱紫腾沸,芟夷譎诡,糅其雕蔚。”
(5).形容人声喧腾。旧唐书·卢杞传:“臣昨者沥肝上闻,冒死不恐,冀迴宸睠,用快羣情,至今拳拳,未奉圣旨,物议腾沸,行路惊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 许地山 《公理战胜》:“我们底声音常是沦没在腾沸的人海里。”
(6).形容动荡不宁。后汉书·荀彧传:“自迁帝 西京 , 山 东腾沸。”
《國語辭典》:鬨然  拼音:hòng rán
喧哗吵杂的样子。《红楼梦》第五四回:「只听噗哧一声,众人鬨然一笑都散了。」《文明小史》第五○回:「当时签字已毕,不免彼此聚谈一番,鬨然而散。」
《漢語大詞典》:金玉声(金玉聲)
喻他人声音或诗文优美动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唐 白居易 《题故元少尹集后》诗之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漢語大詞典》:浮谤(浮謗)
(1).无中生有、毁坏他人声誉的坏话。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骇机一发,浮谤如川。” 宋 苏辙 《李谏议谢二府启》:“顷者得遇监司造为浮谤,浼尘上听。”
(2).指凭空说人的坏话。明史·杨言传:“帝以浮谤责之。”
《國語辭典》:啅噪  拼音:zhuó zào
拟声词:(1)形容鸟鸣声。元。刘秉中〈小重山。一片残阳树上明〉词:「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啅噪,雨初晴。」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外人谁敢擅喧哗,便是乌鹊过时不啅噪。」(2)形容众人嘈杂声。元。刘时中〈朝天子。近来〉曲:「从人啅噪放狂乖,不似今番煞。」
《漢語大詞典》:哗沸(譁沸)
形容人声多而杂,沸沸扬扬。
《漢語大詞典》:薨然
犹哄然。形容人声嘈杂。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 大同 兵噪,围抚院,鼓声如雷,闔署莫知所为。公教令史书榜,示曰:‘向某道领餉,譁者斩。’兵士从门闔中窥之,薨然而散。”
《國語辭典》:音域  拼音:yīn yù
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歌唱所能发出的最高音到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國語辭典》:央央插插  拼音:yāng yāng chā chā
形容声音嘈杂。《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是对门晁相公娘子家里斗气,来大街上嚷哩。那央央插插的,是走路站著看的人叫。」
分類:人声喧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