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款叙
亲切叙谈。红楼梦第二一回:“二鼓人定, 贾璉 便溜进来相会,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也不及情谈款叙。”
分類:亲切叙谈
《漢語大詞典》:款会(款會)
亲切相聚。《宋史·南汉刘氏世家》:“凡於事机不得款会,屡达诚素,冀明此心。”
分類:亲切相聚
《漢語大詞典》:温念
(1).亲切思念。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2).温习熟读。《水浒传》第九三回:“我有十字要诀,可擒 田虎 。将军须牢记着…… 李逵 听他説得有理,便依着他温念这十个字。”
《国语辞典》:面甜  拼音:miàn tián
很亲切、很甜美。《通俗常言疏證。交际》:「面甜、面善、面生可疑,人生面不熟。」
分类:亲切甜美
《国语辞典》:小精灵(小精灵)  拼音:xiǎo jīng líng
1.北欧神话中的人物。有亲切可爱的白精灵和凶恶调皮的黑精灵。
2.年纪轻而聪明调皮的人。如:「这个刁钻古怪的小精灵,总有出不完的鬼点子。」
《国语辞典》:蜜饯砒霜(蜜饯砒霜)  拼音:mì jiàn pī shuāng
比喻言语亲切而居心狠毒。如;「对于蜜饯砒霜的小人行为,最是难防,不可不谨慎。」
《国语辞典》:面善心狠  拼音:miàn shàn xīn hěn
表面亲切,心里却很狠毒。《三国演义》第三回:「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也作「面善心恶」。
《国语辞典》:腹心之友  拼音:fù xīn zhī yǒu
腹心,形容关系切近,比喻亲切可信。「腹心之友」比喻极亲近信任的朋友。《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國語辭典》:嘴甜  拼音:zuǐ tián
善于说话,使人听得舒服。如:「她心细、嘴甜,很讨人喜欢。」
《國語辭典》: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形容人说话动听却居心狠毒。《红楼梦》第六五回:「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国语辞典》:蔼然可亲(蔼然可亲)  拼音:ǎi rán kě qīn
形容人的态度亲切,容易接近。《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
《國語辭典》:回忆录(回憶錄)  拼音:huí yì lù
个人将所经历过的生活或历史事件,用自传的方式真实叙述。
《國語辭典》:和蔼可亲(和藹可親)  拼音:hé ǎi kě qīn
态度温和,容易亲近。如:「她的态度和蔼可亲,很得人缘。」也作「和蔼近人」。
《國語辭典》:宾至如归(賓至如歸)  拼音:bīn zhì rú guī
客人来到这里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里。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后形容招待亲切,使客人如同回到家里一样舒适。如:「每次到他家,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
《漢語大詞典》:亲蔼(親藹)
亲切和蔼。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我们向碧桃花下游行,浴沐着那亲蔼的阳光。”
分類:亲切和蔼
《漢語大詞典》:呕煦(嘔煦)
温和亲切的样子。虞初续志卷二引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陈名选 宽厚呕煦,每巡城,拊循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