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宽。累官直宝谟阁,上书诋斥贾似道。弃官归。元初屡征不起。有《五经纂》、《史汉音辨》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真宗天禧间进士。博学能文,乡里称魏夫子,名其所居为儒荣坊。
盛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馀杭人。盛度从兄。第进士。累官谏议大夫。仁宗宝元元年,出守江宁。有吏能,不忍以法绳下,而吏民化服。以工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二○五
盛京,盛度从兄,杭州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咸平元年登进士第,天圣中官司封郎中,为夔州路提点刑狱。累官谏议大夫,出守江宁,以老乞便郡,诏移海州。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见《宋史》卷二九二《盛度传》,《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三之三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91—1047 【介绍】: 宋河南府人,字子京。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迁殿中丞。尝请刘太后还政。仁宗亲政后除左正言,迁左司谏,以言宫禁事出知信州。西夏攻宋,调知泾州,为范仲淹荐,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旋以在泾州时用公使钱逾制被劾,降官数迁至苏州,卒。
全宋诗
滕宗谅(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历潍、连、泰三州从事。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太平州当涂县,移知邵武军邵武县。迁殿中丞,拜左正言,迁左司谏。以说得罪,出知信州,又降监鄱阳郡榷酤。既而起通判江宁府,知湖州、泾州。仁宗庆历中,擢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因知泾州日动用公库钱慰劳抗击西夏军民事,谪守岳州,迁知苏州。七年卒(《范文正公集》卷一○《祭同年滕待制文》),年五十七(同上书卷一三《滕子京墓志》)。《宋史》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三九六
滕宗谅(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历潍、连、泰三州从事。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当涂、邵武二县。后迁左司谏。以言得罪,换祠部员外郎知信州,又监鄱阳军榷酤。后通判江宁府,知湖州。元昊反,进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范仲淹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降知虢州,又移岳州、苏州。庆历七年卒,年五十七。见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范文正公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1058 【介绍】: 宋沧州人,徙亳州鹿邑,字简之。仁宗天圣初进士。通兵战、历算、杂家之术。历蜀州司法参军、大理寺详断官。西夏攻宋,被荐通判镇戎军,寻为陕西经略安抚判官。又参夏竦军事,以任福好水川之败,改通判庐州。累官陕西都指挥使,再知沧州,拜右谏议大夫。有《天人流术》、《通儒子》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1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按试新乐,预修《广业记》。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任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出知许、亳、成德、定、益等州军,除三司使。《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词学图录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卒谥景文。因《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有《宋景文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全宋文·卷四八二
宋祁(九九八——一○六一),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庠弟。天圣二年与兄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置祁第十,时称大小宋。释褐为复州军事推官。以孙奭荐,改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庆历三年,累迁至知制诰,历为龙图阁直学士者一,翰林、端明殿者各再,侍读者三,龙图阁者四,先后出知寿、陈、亳、定、益、郑等州。奉诏修《新唐书》,撰列传。书成,迁尚书左丞,进工部尚书、翰林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著有《笔记》三卷(存)、集一百五十卷。《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郭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陈州人。少任侠,不事家产,与田京等相友善。善卜筮,曾与润州徐复同被召对,问以天事。平居好言兵,范仲淹、滕宗谅数荐之。仁宗庆历元年,被召见,授大理评事、陕西都部署司参谋军事。二年为葛怀敏参谋,预镇戍军抗夏元昊之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赵州人,字伯升。登进士第。知魏县,奉法严正。迁监察御史,授右正言、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数上书论事,忤宰相贾昌朝意,谪太常博士、监鄂州税。未几卒。
全宋诗
李京,字伯升,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清光绪《赵州志》卷七)。庆历三年(一○四三)为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迁监察御史,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加史馆修撰。七年,贬监鄂州税(同上书卷一六○)。未几,卒于官。《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六三九
李京,字伯升,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景皊五年登进士第,历平定军判官、冀州推官,改大理寺丞、知魏县。徙永昌县,通判赵州。庆历三年,王拱辰荐为监察御史里行,迁监察御史。擢右正言、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加史馆修撰。数上书论事,宰相贾昌朝不悦,庆历七年谪太常博士,监鄂州税。未几卒官。《宋史》卷三○二有传。
刘京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三年(1043)任河东路转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35 【介绍】: 宋仁宗后。应州金城人。天圣二年立为皇后,然颇见疏。尚、杨二美人俱得宠信,后数与之忿争,遂触怒仁宗,宦官阎文应因与帝谋废后,宰相吕夷简亦极力赞成。明道二年,诏以无子废之,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景祐元年,出居瑶华宫,又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帅。后帝念之,有意召还。二年,属小疾,遣文应挟医诊视,数日暴死。次年,追复皇后。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余京,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历任淄、青、并、岚等州地方官(《栾城集》卷八《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宋登科记考
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著作佐郎、岚州通判。
吴京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二年(1057)任晋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94 【介绍】: 宋鄂州江夏人,字当世。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出知扬州、江宁府,还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立,改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数论其更张失当。熙宁三年,除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荐苏轼、刘攽掌外制。为吕惠卿谮劾,罢知亳州。徙知成都府,安抚蕃部。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简。有《灊山集》。
全宋诗
冯京(一○二一~一○九四),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说咸宁(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六)。通判荆南军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试知制诰。岳父富弼当政,避嫌出知扬州,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出知太原府。神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熙宁三年(一○七○),擢枢密副使(同上书卷二一三)。四年,进参知政事。因数论新法,出知亳州,历渭州、成都府、河阳府。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改镇彰德。晚年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简。有《灊山集》(《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六《冯文简公京传》。《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录诗七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冯京(1021—1094) 北宋官员。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说咸宁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知州、枢密副使、成都知府、宣徽南院使、保宁军节度使,以太子少师致仕。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成都等地。卒后追赠司徒,谥文简。有《灊山集》(已佚)。曾向苏轼讲述黄鹤楼的有关故事,苏轼据之作《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一诗。
全宋文·卷一三六二
冯京(一○二一——一○九四),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富弼之婿。皇祐初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为第一,以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先后以龙图阁待制、右正言知扬州、江宁府,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以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擢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以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改渭州,徙成都府,以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哲宗立,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元祐七年,告老,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简。著《文集》、《奏议》凡三十卷。《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范世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延祖。范师道子。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神宗熙宁间,为海盐令,劝民孝友力田,有治声。后召至京,将用之,以与新法论不合还治,民欢呼相迎。寻以疾乞休,诏进秘书丞,致仕。卒年四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82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和叔。吕大防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知三原县。神宗熙宁中,韩绛宣抚陕西,辟为书写机密文字。父丧,家居讲道数年。宋攻西夏,鄜延转运使檄为从事。卒于延州官舍。尝学于张载,能守师说。有《诚德集》。
全宋诗
吕大钧(一○三~~○八二),字和叔,蓝田(今属陕西)人。大防弟。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伊洛渊源录》卷八《行状略》)。为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知三原县。神宗熙宁三年(一○七○),韩绛宣抚陕西、河东,辟为书写机宜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丁父忧,家居数年。元丰五年,会伐西夏,鄜延路转运司檄为从事,未几感疾卒,年五十二。有《诚德集》,已佚。事见《宋文鉴》卷一四五《吕和和叔墓表》,《宋史》卷三四○有傅。
全宋文·卷一七○四
吕大钧(一○三一——一○八二),字和叔,学者称京兆先生,大防弟。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嘉祐二年中进士乙科,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光禄寺丞,知耀州三原县。韩绛宣抚陕西、河南,辟书写机宜文字。丁父忧,服除,独家居数年。起诸王宫教授,求监凤翔府造船务、鄜延路转运司从事。元丰五年卒于延州官舍,年五十二。著有《诚德集》。见范育《吕和叔墓志铭》(《皇朝文鉴》卷一四五),《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