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箄筏
用木和竹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复诵幼》:“至于满载痴石嗔火的簰筏,终要因它底危险和沉重而消没净尽,焚毁净尽。”
《國語辭典》:自行车(自行車)  拼音:zì xíng chē
一种利用双脚踩踏板前进的轮车。如:「他骑著自行车走了。」也称为「单车」、「脚踏车」、「自由车」、「自转车」、「铁马」、「孔明车」。
《國語辭典》:缆车(纜車)  拼音:lǎn chē
电缆车的简称。利用钢索和滑轮透过电力操纵的一种交通工具。有地上及空中两种,可载运货物或旅客。也称为「悬空电车」。
《國語辭典》:滑竿  拼音:huá gān
一种旧式的交通工具。用竹片或绳索横绑在两根长竹竿中间,上面铺被褥,形似轿子而无盖顶,由两个人抬著走。
《漢語大詞典》:铺驿(鋪驛)
驿站。古时官府所设为递送公文者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条件的机构。《元典章·台纲二·体察》:“边关备御不如法,及河渡都水监、漕运司、军器、铺驛、仓库、和买等事,并所部内应有违枉,并听纠察。”元史·兵志四:“ 中统 元年詔:‘随处官司,设传递铺驛,每铺置铺丁五人。’”
《国语辞典》:雨刷  拼音:yǔ shuā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装置于挡风玻璃前的橡胶刷,使挡风玻璃在恶劣天气中保持良好的能见度,可以安全的驾驶。
《国语辞典》:座车(座车)  拼音:zuò chē
乘坐的车子,通常指高级官员或高等职务者的交通工具。如:「总统座车行经的路段,都有警察在现场维持交通。」
《国语辞典》:站牌  拼音:zhàn pái
标识乘客上下交通工具,或装卸货物之处所的牌子。如:「公车站牌」。
《漢語大詞典》:寄载(寄載)
谓附乘别人的交通工具。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糜竺 ﹞尝从 洛 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一好新妇,从 竺 求寄载,行可二十餘里,新妇谢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贺司空 入 洛 赴命…… 张 ( 张翰 )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 贺 同发。” 唐 陈子昂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诗序:“况北堂夜永,西轩月微; 巴山 有望别之嗟, 洛阳 无寄载之客。”
分類:交通工具
《國語辭典》:冰橇  拼音:bīng qiāo
利用长条形平滑板块在冰雪上滑行的交通工具。也称为「雪橇」、「雪车」。
《漢語大詞典》:輴欙
古代用于泥泞路上和登山的交通工具。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 国,輴欙建 夏 家。”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尸子曰:‘行涂以輴,行险以欙。’輴亦曰毳,毳者,谓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欙亦曰梮,梮,木器也,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輴欙者,盖 禹 治水所乘之四载也。”
《國語辭典》:脚踏车(腳踏車)  拼音:jiǎo tà chē
一种利用双脚踩踏板前进的轮车。如:「他骑著脚踏车走了。」也称为「自行车」、「单车」、「自由车」、「自转车」、「铁马」、「孔明车」。
《国语辞典》:头等舱(头等舱)  拼音:tóu děng cāng
飞机、船等交通工具的上等舱房。如:「此行路途遥远,我们特别订了头等舱。」
《国语辞典》:摆渡船(摆渡船)  拼音:bǎi dù chuán
维持两岸间人与货物交流的重要交通工具。用篙、桨等人力操作往返载运。《老残游记》第一二回:「摆渡船不敢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
《国语辞典》:巴士  拼音:bā shì
一种交通工具。可供人搭乘的大型汽车。为英语bus的音译。如:「公共巴士」、「游览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