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页
洗浴五利
五位修證
十五无明
五盖(二)
六十二见 其五
五欲(二)
五蕴(二)
五识取境
苦等五受
五种因力
五果体相
识等五支
意五种
五法界
佛类词典(续上)
五戒(二)洗浴五利
五位修證
十五无明
五盖(二)
六十二见 其五
五欲(二)
五蕴(二)
五识取境
苦等五受
五种因力
五果体相
识等五支
意五种
五法界
五戒(二)
【佛学次第统编】
五戒者: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五戒者: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洗浴五利
【佛学次第统编】
十诵律云洗浴五利: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
一、除垢 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秽悉皆除去也。
二、身清净 身清净者,谓澡浴身体,垢秽既除,则身体清净也。
三、除寒冷 除寒冷者,谓澡浴身体,则清净和畅,一切寒冷自除也。
四、除身中风 除身中风者,谓澡浴身体,得无寒冷,则风邪等病自除也。
五、得安稳 得安稳者,谓澡浴身体,既无风邪,则四支自得安稳也。
十诵律云洗浴五利: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
一、除垢 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秽悉皆除去也。
二、身清净 身清净者,谓澡浴身体,垢秽既除,则身体清净也。
三、除寒冷 除寒冷者,谓澡浴身体,则清净和畅,一切寒冷自除也。
四、除身中风 除身中风者,谓澡浴身体,得无寒冷,则风邪等病自除也。
五、得安稳 得安稳者,谓澡浴身体,既无风邪,则四支自得安稳也。
五位修證
【佛学次第统编】
明声闻修行之位有五: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无学位。
明声闻修行之位有五: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无学位。
十五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
三、共无明 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
四、不共无明 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
五、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
七、迷理无明 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 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 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 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 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 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受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
十五、惑无明 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
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 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
三、共无明 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
四、不共无明 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
五、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 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
七、迷理无明 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 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 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 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 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 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受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
十五、惑无明 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
五盖(二)
【佛学次第统编】
五盖者,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诲,五、疑。小乘篇中已述之,兹从略。
五盖者,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诲,五、疑。小乘篇中已述之,兹从略。
六十二见 其五
【佛学次第统编】
瑜珈论言:「萨迦耶见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
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而说我者也。
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后际而说我之论者也。
此四十四,合前十八,为六十二。
一、四遍常见论…………………(即常论四)┐
二、四一分常见论……………(即常无论四)│
三、二无因论……………(即无因而有论二)├十八
四、四有边无边想论………(即边无边论四)│
五、四不死矫乱论……………(即种种论四)┘
一、十六有想论…………………┐
二、八无想论……………………│
三、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四十四
四、七断见论……………………│
五、五现法涅槃论………………┘
瑜珈论言:「萨迦耶见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
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而说我者也。
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后际而说我之论者也。
此四十四,合前十八,为六十二。
一、四遍常见论…………………(即常论四)┐
二、四一分常见论……………(即常无论四)│
三、二无因论……………(即无因而有论二)├十八
四、四有边无边想论………(即边无边论四)│
五、四不死矫乱论……………(即种种论四)┘
一、十六有想论…………………┐
二、八无想论……………………│
三、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四十四
四、七断见论……………………│
五、五现法涅槃论………………┘
五欲(二)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五欲:
一、财欲 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著不舍,是为财欲。
二、色欲 色,即世间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也。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至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是为色欲。
三、饮食欲 饮食,即世间肴膳众味也。谓人必假饮食资身活命,故至贪求乐著无厌,是为饮食欲。
四、名欲 名,即世间之声名也。谓人因声名能显亲荣己,故至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是为名欲。
五、睡眠欲 睡眠,即情识昏昧而睡眠也。谓人之睡眠,亦有时节,若怠惰放纵,乐著无厌,是为睡眠欲。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五欲:
一、财欲 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著不舍,是为财欲。
二、色欲 色,即世间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也。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至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是为色欲。
三、饮食欲 饮食,即世间肴膳众味也。谓人必假饮食资身活命,故至贪求乐著无厌,是为饮食欲。
四、名欲 名,即世间之声名也。谓人因声名能显亲荣己,故至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是为名欲。
五、睡眠欲 睡眠,即情识昏昧而睡眠也。谓人之睡眠,亦有时节,若怠惰放纵,乐著无厌,是为睡眠欲。
五蕴(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一、色蕴 有形质碍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也。但如论所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一、云何四大种 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二、云何四大所造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
一、云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兹略不释。
二、云何色 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三、云何声 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四、云何香 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
五、云何味 谓舌之境,甘、酸、咸、辛、苦、淡等。
六、云何触一分 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七、云何无表色等 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二、受蕴 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俱境既有违顺非违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名受蕴者,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也。但如论云:云何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谓色之领纳也。
三、想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名想蕴者,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如论云: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
四、行蕴 迁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种,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名行蕴者,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但如论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馀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一、云何馀心法 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为善,六为烦恼,馀是随烦恼,四为不决定。
一、云何为触至瞋,兹略不释。
二、云何慢 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三、云何无明 谓于业果及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云何见 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一、云何萨迦耶见 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
二、云何边执见 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三、云何邪见 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
四、云何见取 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
五、云何戒禁取 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
五、云何疑至伺,兹略不释。
二、云何心不相应行 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五、识蕴 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名识蕴者,谓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如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蕴┤ │色(显色、形色、表色等)
│ │ │声(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 └四大所造色┤香(好香、恶香、平等香)
│ │味(甘、醋、咸、辛、苦、淡)
│ │触一分(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 └无表色等(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
│想蕴
│
│ ┌三遍行……触、作意、思
五蕴┤ │五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 │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 │ ┌贪、瞋、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
│ ┌馀心法┤六烦恼┤ 增上慢、卑慢、邪慢)
│ │ │ └无明、见(萨加耶见、边烛见、邪见、
│ │ │ 见取、戒禁取执疑
│行蕴┤ │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
│ │ │二十随烦恼┤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
│ │ │ └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 └四不决定……恶作、睡眠、寻、伺
│ └心不相应行……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
│ 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
└识蕴……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染污意、阿赖耶识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一、色蕴 有形质碍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也。但如论所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一、云何四大种 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二、云何四大所造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
一、云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兹略不释。
二、云何色 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三、云何声 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四、云何香 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
五、云何味 谓舌之境,甘、酸、咸、辛、苦、淡等。
六、云何触一分 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七、云何无表色等 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二、受蕴 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俱境既有违顺非违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名受蕴者,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也。但如论云:云何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谓色之领纳也。
三、想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名想蕴者,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如论云: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
四、行蕴 迁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种,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名行蕴者,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但如论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馀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一、云何馀心法 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为善,六为烦恼,馀是随烦恼,四为不决定。
一、云何为触至瞋,兹略不释。
二、云何慢 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三、云何无明 谓于业果及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云何见 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一、云何萨迦耶见 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
二、云何边执见 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三、云何邪见 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
四、云何见取 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
五、云何戒禁取 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
五、云何疑至伺,兹略不释。
二、云何心不相应行 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五、识蕴 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名识蕴者,谓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如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蕴┤ │色(显色、形色、表色等)
│ │ │声(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 └四大所造色┤香(好香、恶香、平等香)
│ │味(甘、醋、咸、辛、苦、淡)
│ │触一分(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 └无表色等(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
│想蕴
│
│ ┌三遍行……触、作意、思
五蕴┤ │五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 │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 │ ┌贪、瞋、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
│ ┌馀心法┤六烦恼┤ 增上慢、卑慢、邪慢)
│ │ │ └无明、见(萨加耶见、边烛见、邪见、
│ │ │ 见取、戒禁取执疑
│行蕴┤ │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
│ │ │二十随烦恼┤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
│ │ │ └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 └四不决定……恶作、睡眠、寻、伺
│ └心不相应行……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
│ 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
└识蕴……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染污意、阿赖耶识
五识取境
【佛学次第统编】
五识合离取境。
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
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
五识合离取境。
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
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
苦等五受
【佛学次第统编】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
一、乐 领顺境相,谓适悦身,(五识名身)说名乐受。
二、喜 领顺境相,适悦心者,(意识名心)说名喜受。
三、苦 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
四、忧 领违境相,逼迫心者,说名忧受。
五、舍 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
苦乐尤重,五识相应无分别故,忧喜轻微,意识相应有分别故。
七八二识,唯舍相应。第六意识,五受相应,眼等五识,三受相应,谓苦乐舍。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
一、乐 领顺境相,谓适悦身,(五识名身)说名乐受。
二、喜 领顺境相,适悦心者,(意识名心)说名喜受。
三、苦 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
四、忧 领违境相,逼迫心者,说名忧受。
五、舍 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
苦乐尤重,五识相应无分别故,忧喜轻微,意识相应有分别故。
七八二识,唯舍相应。第六意识,五受相应,眼等五识,三受相应,谓苦乐舍。
五种因力
【佛学次第统编】
四大种有五种因力:
一、生因 生因即是起因,谓大种恒将带生诸色,若离大种,色不得起。
二、依因 依因即是转因,谓此造色,依大种有,若舍大种,诸所造色,无有功能据于别处。
三、立因 立因即随转因,谓由大种变异,能依造色,亦随变异。
四、持因 持因即是住因,谓由四大种持诸造色,相似相续而令不绝。
五、养因 养因即是长因,谓由大种养彼造色,色得增长。
四大种有五种因力:
一、生因 生因即是起因,谓大种恒将带生诸色,若离大种,色不得起。
二、依因 依因即是转因,谓此造色,依大种有,若舍大种,诸所造色,无有功能据于别处。
三、立因 立因即随转因,谓由大种变异,能依造色,亦随变异。
四、持因 持因即是住因,谓由四大种持诸造色,相似相续而令不绝。
五、养因 养因即是长因,谓由大种养彼造色,色得增长。
五果体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五果者:
一、异熟 异熟何也?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无间断遍,名为异熟及异熟生,谓第八识从自前念及种起故。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有间不遍,名异熟生,不名异熟,谓前六识之为业所感者。若非异熟,有间不遍,虽异熟起,不名异熟及异熟生,谓馀善等三性诸法。问:何故名异熟果耶?答:异熟是果之名,异熟即果,持业得名。问:何故名果以为异熟耶?答:因是善恶,异果无记,是故名因曰异。异所熟果,名为异熟,依主得名。或名果曰异,果是无记,异因善恶,异即是熟,持业得名矣。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摄,若言异熟生,亦摄别报。
二、等流 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其随先业而似转者,实增上果,非同性果。相似之义,假名等流,此果即通有漏无漏。
三、离系 谓无漏道断障所證善恶为法。
四、士用 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如夫农作商贾事主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办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
五、增上果 谓除前四馀所得果宽通有漏无漏等。
五果者:
一、异熟 异熟何也?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无间断遍,名为异熟及异熟生,谓第八识从自前念及种起故。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有间不遍,名异熟生,不名异熟,谓前六识之为业所感者。若非异熟,有间不遍,虽异熟起,不名异熟及异熟生,谓馀善等三性诸法。问:何故名异熟果耶?答:异熟是果之名,异熟即果,持业得名。问:何故名果以为异熟耶?答:因是善恶,异果无记,是故名因曰异。异所熟果,名为异熟,依主得名。或名果曰异,果是无记,异因善恶,异即是熟,持业得名矣。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摄,若言异熟生,亦摄别报。
二、等流 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其随先业而似转者,实增上果,非同性果。相似之义,假名等流,此果即通有漏无漏。
三、离系 谓无漏道断障所證善恶为法。
四、士用 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如夫农作商贾事主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办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
五、增上果 谓除前四馀所得果宽通有漏无漏等。
识等五支
【佛学次第统编】
「五种熏发」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然此五种,由业熏发,必是同时,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死位,能生自果而已。
「识等次叙」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谓本识为生异熟主故。馀四为伴,是助伴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而体性宽,馀三是别。而义用狭,就后三中六处以受等依是胜,馀二以依处生是劣,就后二中,触以能生生受是因,受以触所生是果也。或依当来生起分位,现在已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非行熏时,及实生果有其前后,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显。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也。
「五种熏发」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然此五种,由业熏发,必是同时,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死位,能生自果而已。
「识等次叙」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谓本识为生异熟主故。馀四为伴,是助伴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而体性宽,馀三是别。而义用狭,就后三中六处以受等依是胜,馀二以依处生是劣,就后二中,触以能生生受是因,受以触所生是果也。或依当来生起分位,现在已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非行熏时,及实生果有其前后,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显。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也。
意五种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
一者、名为业识 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二者、名为转识 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三者、名为现识 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总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治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四者、名为智识 谓分别染净法故。
五者、名为相续识 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
一者、名为业识 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二者、名为转识 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三者、名为现识 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总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治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四者、名为智识 谓分别染净法故。
五者、名为相续识 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五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五法界:
一、有为法界 是即事法界也。
二、无为法界 是即理法界也。
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是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
五、无障碍法界 是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此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也。
五法界:
一、有为法界 是即事法界也。
二、无为法界 是即理法界也。
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是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
五、无障碍法界 是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此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