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优婆塞五戒相经
弥沙塞五分戒本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禅门五宗
五色幡
五种旗幡
转轮五道经
五百罗刹女
边五得
赠五重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忏悔五法
五种灌顶
佛类词典(续上)
一百八十五龙王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优婆塞五戒相经
弥沙塞五分戒本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禅门五宗
五色幡
五种旗幡
转轮五道经
五百罗刹女
边五得
赠五重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忏悔五法
五种灌顶
一百八十五龙王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出于大云请雨经。
(名数)出于大云请雨经。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同本异译。记菩萨戒之戒相者。五戒者为五邪命五放逸事等。非杀,盗等五戒。大乘律之摄。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同本异译。记菩萨戒之戒相者。五戒者为五邪命五放逸事等。非杀,盗等五戒。大乘律之摄。
优婆塞五戒相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
(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
弥沙塞五分戒本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宋佛陀什译。列举五分律之戒相者。
(书名)一卷,宋佛陀什译。列举五分律之戒相者。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分律之具名。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和醯之梵语末详。
(经名)五分律之具名。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和醯之梵语末详。
禅门五宗
【佛学大辞典】
(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丽,沩仰至石晋时已亡。今惟云门曹洞临济存。而临济尤盛。
【佛学常见辞汇】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丽,沩仰至石晋时已亡。今惟云门曹洞临济存。而临济尤盛。
【佛学常见辞汇】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五色幡
【佛学大辞典】
(物名)止观辅行曰:「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字应作幡。幡者旌旗之总名也,经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幡耳。凡造幡法,切不得安佛菩萨像。幡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形像为之?」
(物名)止观辅行曰:「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字应作幡。幡者旌旗之总名也,经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幡耳。凡造幡法,切不得安佛菩萨像。幡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形像为之?」
五种旗幡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部尼陀那五曰:「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佛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时彼长者不知欲造何幡。佛言:有五种旗幡:谓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已上为供具之幡)。
(名数)有部尼陀那五曰:「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佛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时彼长者不知欲造何幡。佛言:有五种旗幡:谓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已上为供具之幡)。
转轮五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
五百罗刹女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今之锡兰岛往昔为五百罗刹鬼女所住处。见西域记十一。
(名数)今之锡兰岛往昔为五百罗刹鬼女所住处。见西域记十一。
边五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谓边国以僧侣少,不能从正式行三师七證之十人受,故减人数,以四僧众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谓边国以僧侣少,不能从正式行三师七證之十人受,故减人数,以四僧众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赠五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净土宗以死者之父母妻子等亲近缘者,代死者受五重相传,使死者为佛祖历代血脉相承之人,于法名加誉号,期以此功德,使死者增进佛道也。
(杂语)净土宗以死者之父母妻子等亲近缘者,代死者受五重相传,使死者为佛祖历代血脉相承之人,于法名加誉号,期以此功德,使死者增进佛道也。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苏悉地经上曰:「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此苏悉地经。」
(修法)苏悉地经上曰:「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此苏悉地经。」
忏悔五法
【佛学大辞典】
(仪式)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仪式)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五种灌顶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阿阇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三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三、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于身心也。四、智印灌顶,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也。五、句义灌顶,观真言之义,布之于心胸,能悟解之也。见金刚顶义释。【又】五种之三昧耶,谓之五种灌顶。已上诸种中,三种中之事业灌顶一与四种灌顶之四,五种灌顶中第一种中之甘露灌顶一,其第二种中学法灌顶已下之三,正是泻水灌顶,馀者皆或受师之护念或传佛智而灌顶也。
(名数)一、阿阇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三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三、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于身心也。四、智印灌顶,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也。五、句义灌顶,观真言之义,布之于心胸,能悟解之也。见金刚顶义释。【又】五种之三昧耶,谓之五种灌顶。已上诸种中,三种中之事业灌顶一与四种灌顶之四,五种灌顶中第一种中之甘露灌顶一,其第二种中学法灌顶已下之三,正是泻水灌顶,馀者皆或受师之护念或传佛智而灌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