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五蕴论
五蕴魔
五蕴世间
五蕴皆空经
五蕴譬喻经
五觉
五阐提罗
五魔
五体
五体投地
五观
食时五观
五部不动形像
六法五愿
佛类词典(续上)
五蕴宅五蕴论
五蕴魔
五蕴世间
五蕴皆空经
五蕴譬喻经
五觉
五阐提罗
五魔
五体
五体投地
五观
食时五观
五部不动形像
六法五愿
五蕴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实处。」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实处。」
五蕴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五蕴魔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五蕴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五蕴皆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五蕴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于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于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
五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三、相似觉。于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五、究竟觉,于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三藏法数二十。【又】五觉者,众生觉,声闻觉,二乘觉,菩萨觉,佛觉。
【佛学常见辞汇】
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本有常住之觉;始觉是依修行之功而显出本觉;相似觉是菩萨于十信位时所得类似始觉的觉;随分觉是菩萨于十往十行十回向等位时所分分得真正的始觉;究竟觉是菩萨于妙觉位时,成就究竟至极的始觉,这时已经和本觉相一致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之不为下,生佛不二也。)
〔二、始觉〕,始觉者,谓本觉心源之体,从真起妄,而成不觉;若能返妄归真,本觉体显,说名始觉。
〔三、相似觉〕,谓十信位人,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无明之惑将破,本觉之体将显;虽未真證,而似于真,是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舍粗分别执著相者,谓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不分别好恶,不起贪瞋等执著之相也。)
〔四、随分觉〕,谓初住菩萨,乃至等觉位中,各破一品无明之惑,随觉一分法性之理,觉道未圆,是名随分觉。
〔五、究竟觉〕,谓妙觉、佛,菩萨地尽,满足方便,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性即常住,是名究竟觉。(觉心初起者,谓觉知第八识心初起无明之妄惑也。心无初相者,至此究竟位中,达法性之底,穷无明之源,离念寂静,则心无初动之相也。得见心性者,妄既穷源,则见本觉真心之性矣。心即常住者,心源既极,了无起灭,湛然常住也。)
(名数)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三、相似觉。于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五、究竟觉,于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三藏法数二十。【又】五觉者,众生觉,声闻觉,二乘觉,菩萨觉,佛觉。
【佛学常见辞汇】
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本有常住之觉;始觉是依修行之功而显出本觉;相似觉是菩萨于十信位时所得类似始觉的觉;随分觉是菩萨于十往十行十回向等位时所分分得真正的始觉;究竟觉是菩萨于妙觉位时,成就究竟至极的始觉,这时已经和本觉相一致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之不为下,生佛不二也。)
〔二、始觉〕,始觉者,谓本觉心源之体,从真起妄,而成不觉;若能返妄归真,本觉体显,说名始觉。
〔三、相似觉〕,谓十信位人,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无明之惑将破,本觉之体将显;虽未真證,而似于真,是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舍粗分别执著相者,谓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不分别好恶,不起贪瞋等执著之相也。)
〔四、随分觉〕,谓初住菩萨,乃至等觉位中,各破一品无明之惑,随觉一分法性之理,觉道未圆,是名随分觉。
〔五、究竟觉〕,谓妙觉、佛,菩萨地尽,满足方便,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性即常住,是名究竟觉。(觉心初起者,谓觉知第八识心初起无明之妄惑也。心无初相者,至此究竟位中,达法性之底,穷无明之源,离念寂静,则心无初动之相也。得见心性者,妄既穷源,则见本觉真心之性矣。心即常住者,心源既极,了无起灭,湛然常住也。)
五阐提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五扇提罗。有沙门五人死堕地狱。后生人间而为阐提罗。(参见:扇提罗)
(杂语)又作五扇提罗。有沙门五人死堕地狱。后生人间而为阐提罗。(参见:扇提罗)
五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魔)
【佛学次第统编】
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死。棱严则言五阴魔,但于五阴中,各开十种,共有五十:
一、色阴 有十:
一、出碍 二、内彻 三、离合 四、化佛 五、现土
六、暗见 七、无觉 八、遍观 九、遥闻 十、变形
二、受阴 有十:
一、悲悯 二、狂妄 三、沈忆 四、下劣 五、忧愁
六、喜乐 七、我慢 八、轻清 九、断空 十、爱欲
三、想阴 有十:
一、怪鬼 二、魃鬼 三、魑魅 四、魔蛊 五、疫疠
六、大力 七、神祇 八、妖精 九、灵物 十、天眷
四、行阴 有十:
一、无因 二、圆常 三、二分 四、四边 五、矫乱
六、有相 七、无相 八、俱非 九、断灭 十、涅槃
五、识阴 有十:
一、冥谛 二、慢天 三、自在 四、倒知 五、事火
六、无想 七、长寿 八、魔天 九、趣寂 十、独伦
(名数)(参见:魔)
【佛学次第统编】
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死。棱严则言五阴魔,但于五阴中,各开十种,共有五十:
一、色阴 有十:
一、出碍 二、内彻 三、离合 四、化佛 五、现土
六、暗见 七、无觉 八、遍观 九、遥闻 十、变形
二、受阴 有十:
一、悲悯 二、狂妄 三、沈忆 四、下劣 五、忧愁
六、喜乐 七、我慢 八、轻清 九、断空 十、爱欲
三、想阴 有十:
一、怪鬼 二、魃鬼 三、魑魅 四、魔蛊 五、疫疠
六、大力 七、神祇 八、妖精 九、灵物 十、天眷
四、行阴 有十:
一、无因 二、圆常 三、二分 四、四边 五、矫乱
六、有相 七、无相 八、俱非 九、断灭 十、涅槃
五、识阴 有十:
一、冥谛 二、慢天 三、自在 四、倒知 五、事火
六、无想 七、长寿 八、魔天 九、趣寂 十、独伦
魔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魔罗Ma%ra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旧译之经论,作磨,梁武改为魔字。婆沙论四十二曰:「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中略)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智度论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夺命者,唯死魔实能夺命,馀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魔莫何反,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云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慧琳音义十二曰:「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以力为名,又略去罗字。」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佛学次第统编】
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佛学次第统编】
三魔 烦恼、五阴、生死。
四魔 三魔、加天魔。
八魔 四魔、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
十魔 蕴、乃至菩提法智。
三魔 善知识、三昧、菩提心。
五魔 天、罪、行、恼、死。
五阴魔 色、受、想、行、识。
色阴魔十 出碍、乃至变形。
受阴魔十 悲悯、乃至爱欲。
想阴魔十 怪鬼、乃至天眷。
行阴魔十 无因、乃至涅槃。
识阴魔十 冥谛、乃至独伦。
二类魔 界内、界外。
界内魔十 精灵、乃至心念。
界外魔十 三昧、乃至果位。
【俗语佛源】
「魔」是梵语mara(魔罗)的省音。原来译作「磨」,梁武帝认为「字宜从鬼」,改成「魔」,沿用至今。「魔」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等,亦作「恶魔」。一切扰乱身心、障碍修行的事物,均可称为「魔」或「魔障」。经中关于「魔」的讲法很多,主要有「四魔」为障:一是「烦恼魔」,即贪、嗔、痴等。二是「五阴魔」即种种身心烦恼。三是「死魔」,即生死无常的威胁,四是「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marapapiyas),意译为「恶障」。据说他经常率领魔众到人间去破坏佛法。释迦牟尼「成道」前夕,曾在菩提树下降伏了魔波旬率领的魔军。《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关于「魔」的描写都源于佛经。后来,用「魔」、「魔鬼」泛指一切恶徒邪术,也引申指神奇之事,如「魔术」等。(李明权)
(术语)梵语,魔罗Ma%ra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旧译之经论,作磨,梁武改为魔字。婆沙论四十二曰:「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中略)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智度论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夺命者,唯死魔实能夺命,馀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魔莫何反,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云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慧琳音义十二曰:「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以力为名,又略去罗字。」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佛学次第统编】
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佛学次第统编】
三魔 烦恼、五阴、生死。
四魔 三魔、加天魔。
八魔 四魔、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
十魔 蕴、乃至菩提法智。
三魔 善知识、三昧、菩提心。
五魔 天、罪、行、恼、死。
五阴魔 色、受、想、行、识。
色阴魔十 出碍、乃至变形。
受阴魔十 悲悯、乃至爱欲。
想阴魔十 怪鬼、乃至天眷。
行阴魔十 无因、乃至涅槃。
识阴魔十 冥谛、乃至独伦。
二类魔 界内、界外。
界内魔十 精灵、乃至心念。
界外魔十 三昧、乃至果位。
【俗语佛源】
「魔」是梵语mara(魔罗)的省音。原来译作「磨」,梁武帝认为「字宜从鬼」,改成「魔」,沿用至今。「魔」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等,亦作「恶魔」。一切扰乱身心、障碍修行的事物,均可称为「魔」或「魔障」。经中关于「魔」的讲法很多,主要有「四魔」为障:一是「烦恼魔」,即贪、嗔、痴等。二是「五阴魔」即种种身心烦恼。三是「死魔」,即生死无常的威胁,四是「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marapapiyas),意译为「恶障」。据说他经常率领魔众到人间去破坏佛法。释迦牟尼「成道」前夕,曾在菩提树下降伏了魔波旬率领的魔军。《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关于「魔」的描写都源于佛经。后来,用「魔」、「魔鬼」泛指一切恶徒邪术,也引申指神奇之事,如「魔术」等。(李明权)
五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礼敬三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地震现瑞,證大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
〔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礼敬三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地震现瑞,證大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
〔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
五体投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俗语佛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俗语佛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五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二、清净观,于既除见思粪秽之清净身,断尘沙之惑之假观也。三、广大智慧观,断无明之惑得广大之智慧之中观也。四、悲观,以上三观观众生,拔众生苦之谓也。五、慈观。以上三观观众生而与众生以乐之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又】食时之五观,五眼之观照,华严宗五教之观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三、广大智慧观,即断了无明之惑之后,而得广大智慧的中观;四、悲观,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拔众生之苦;五、慈观,即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给众生快乐。
【佛学次第统编】
五观者:
一、真观 观真谛之理,断见思之惑之空观。
二、清净观 既除见思之粪秽,则为清净之身,断尘妙之假观。
三、广大智慧观 断无明之惑,得广大智慧之中观。
四、悲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用拔众生之苦。
五、慈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与乐众生也。
(名数)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二、清净观,于既除见思粪秽之清净身,断尘沙之惑之假观也。三、广大智慧观,断无明之惑得广大之智慧之中观也。四、悲观,以上三观观众生,拔众生苦之谓也。五、慈观。以上三观观众生而与众生以乐之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又】食时之五观,五眼之观照,华严宗五教之观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三、广大智慧观,即断了无明之惑之后,而得广大智慧的中观;四、悲观,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拔众生之苦;五、慈观,即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给众生快乐。
【佛学次第统编】
五观者:
一、真观 观真谛之理,断见思之惑之空观。
二、清净观 既除见思之粪秽,则为清净之身,断尘妙之假观。
三、广大智慧观 断无明之惑,得广大智慧之中观。
四、悲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用拔众生之苦。
五、慈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与乐众生也。
食时五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五部不动形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著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著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六法五愿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宗于教行信證真佛真土之六法,配弥陀四十八愿中之五愿而呼之。教为能诠之法,故不别配一愿,行为第十七愿之名号,信为第十八愿之三信,證为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證果,真佛真土由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而成就,故为六法五愿。
(名数)真宗于教行信證真佛真土之六法,配弥陀四十八愿中之五愿而呼之。教为能诠之法,故不别配一愿,行为第十七愿之名号,信为第十八愿之三信,證为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證果,真佛真土由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而成就,故为六法五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