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转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相成身)
(术语)(参见: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五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五音。(参见:五音)
(名数)即五音。(参见:五音)
五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徵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徵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五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灭之年,安居时,大众部之众,在窟外结集法藏而为五藏。(参见: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为佛灭后阿难之结集,菩萨藏者佛在世时即有之云。文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又曰:「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明咒藏,五、菩萨藏。见宗轮论述记。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生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三藏法数】
(出六波罗蜜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三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律者,法也。谓能断决重轻之罪也。经云: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柰耶藏。是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无比法,即论藏也。谓圣人智慧,分别法义,最胜无比。经云: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覈,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是也。
〔四、般若波罗蜜多藏〕,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即慧藏也。谓诸众生,由迷般若,居生死名此岸;菩萨,由修般若,到涅槃,名彼岸。经云: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著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陀罗尼藏〕,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亦云咒,即秘藏也。谓集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经云: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治;或复有情,造诸恶业,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是也。
(术语)佛灭之年,安居时,大众部之众,在窟外结集法藏而为五藏。(参见: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为佛灭后阿难之结集,菩萨藏者佛在世时即有之云。文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又曰:「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明咒藏,五、菩萨藏。见宗轮论述记。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生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三藏法数】
(出六波罗蜜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三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律者,法也。谓能断决重轻之罪也。经云: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柰耶藏。是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无比法,即论藏也。谓圣人智慧,分别法义,最胜无比。经云: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覈,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是也。
〔四、般若波罗蜜多藏〕,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即慧藏也。谓诸众生,由迷般若,居生死名此岸;菩萨,由修般若,到涅槃,名彼岸。经云: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著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陀罗尼藏〕,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亦云咒,即秘藏也。谓集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经云: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治;或复有情,造诸恶业,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是也。
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五藏三摩地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閦如来,鍐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览字者东方宝生如来,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欠字者上方毗卢那大日如来。」如是五脏即为五大,而五大即为五智如来,则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轮(五轮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观。
(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閦如来,鍐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览字者东方宝生如来,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欠字者上方毗卢那大日如来。」如是五脏即为五大,而五大即为五智如来,则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轮(五轮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观。
五宝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祛。」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祛。」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五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五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五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著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著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五药
【佛学大辞典】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拿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拿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五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五类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上界天,即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二、虚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于虚空之天;三、地居天,即欲界六天中之四王天与忉利天,也就是依须弥山之地而居之天;四、游虚空天,即日月星宿等;五、地下天,即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是能放光明有自在之力的,都叫做天。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上界天,即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二、虚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于虚空之天;三、地居天,即欲界六天中之四王天与忉利天,也就是依须弥山之地而居之天;四、游虚空天,即日月星宿等;五、地下天,即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是能放光明有自在之力的,都叫做天。
五类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馀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證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馀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證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五类说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五离怖畏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五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徵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佛学次第统编】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馀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馀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馀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馀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触想触、著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三藏法数】
(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徵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佛学次第统编】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馀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馀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馀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馀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触想触、著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三藏法数】
(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