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五方五智
五不退
五不还天
五不正食
五不可思议
五不还果
五五百年
五五菩萨
五日八讲
五日十座
五支戒
五支作法
五支念诵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佛类词典(续上)
五方便五方五智
五不退
五不还天
五不正食
五不可思议
五不还果
五五百年
五五菩萨
五日八讲
五日十座
五支戒
五支作法
五支念诵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五方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五方五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参见:五大)下「密教五大。」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参见:五大)下「密教五大。」
五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
五不退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种之不退。(参见:不退)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信不退〕,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转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證不退〕,谓菩萨三贤位满即入初地,乃至七地;證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而不退转也。(三贤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初地至七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也。遍满法身者,谓法身之体,遍满一切处也。)
〔四、行不退〕,谓菩萨七地功德满足,入于第八无功用地,一切功行永无退失也。(第八无功用地,即不动地也。)
〔五、烦恼不退〕,谓菩萨十地满足入等觉位,了烦恼即是菩提,岂更有烦恼之可退转也。(十地者,即前七地,更加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是为十地也。等觉位者,去后妙觉佛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
(名数)五种之不退。(参见:不退)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信不退〕,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转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證不退〕,谓菩萨三贤位满即入初地,乃至七地;證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而不退转也。(三贤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初地至七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也。遍满法身者,谓法身之体,遍满一切处也。)
〔四、行不退〕,谓菩萨七地功德满足,入于第八无功用地,一切功行永无退失也。(第八无功用地,即不动地也。)
〔五、烦恼不退〕,谓菩萨十地满足入等觉位,了烦恼即是菩提,岂更有烦恼之可退转也。(十地者,即前七地,更加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是为十地也。等觉位者,去后妙觉佛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
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五不还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五净居天同。
(名数)与五净居天同。
五不正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五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五不还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参见:不还)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参见:不还)
五五百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五五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二十五菩萨)
(名数)(参见:二十五菩萨)
五日八讲
【佛学大辞典】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五日十座
【佛学大辞典】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五支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馀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馀,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馀四篇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馀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馀,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馀四篇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五支作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著,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馀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馀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馀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馀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馀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著,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馀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馀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馀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馀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馀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五支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冑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冑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