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五通神
分类词汇
五通
五显公
五显灵官
五猖
佛类词典
五通神
《國語辭典》:五通神  拼音:wǔ tōng shén
旧时江、浙民间所信仰的邪神。唐宋时已有流行,传为兄弟五人。也称为「五圣」。
《漢語大詞典》:五通
即五通神。 唐 施肩吾 《逸句》:“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龙城无鬼邪之怪》:“ 柳州 旧有鬼,名五通。”
分類:五通神
《漢語大詞典》:五显公(五顯公)
即五通神。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戊·故十承务》:“一客起曰:‘君勿用他疑,我辈非世间人,盖所谓五显公者也。’”
分類:五通神
《漢語大詞典》:五显灵官(五顯靈官)
即五通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店前一个小小堂子,供着五显灵官。”
分類:五通神
《漢語大詞典》:五猖
神名。一说即五通神。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参见“ 五通神 ”。
《國語辭典》:五通神  拼音:wǔ tōng shén
旧时江、浙民间所信仰的邪神。唐宋时已有流行,传为兄弟五人。也称为「五圣」。
五通神
【佛学大辞典】
(神名)邪神也。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武林闻见录曰:「嘉泰中大理寺决一囚,数日,见形狱吏云:泰和楼五通神虚位,某欲充之,求一差檄,言差充某神位,得此为据可矣。如其言,经数月,人闻楼上五通神日夜喧鬨。吏乃泄前事,为增塑一像,遂寂然。」按,今委巷荒墟多建矮屋,绘版作五神像祀之,谓之五圣。留青日札云:即五通神也。或谓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梦阵亡兵卒千万请恤。太祖许以五人为伍,处处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俗称为五圣堂。然则五圣与五通不同矣。陔馀丛考三十五曰:「钮玉樵谓五通起于明祖,则未必然。按夷坚志,刘举将赴解,祷于钱塘门外九里西五圣行祠,遂登科。为德兴尉,到任奠五显庙。知为五圣之祖祠也。则五圣之祠,宋已有之。七修类稿又谓五通神即五圣也。然则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夷坚志所载,韩子师病祟,请客以符水治之。见五通神销金黄袍,骑马而去。(中略)如此之类,不一而足。而陈友谅僭号,亦在采石五通庙。则五圣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于明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