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五谷(五穀)  拼音:wǔ gǔ
泛指各种主要的谷物。但五谷说法不一,比较普通的说法以稻、黍、稷、麦、菽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西游记》第八回:「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
分類:五谷谷物
《漢語大詞典》:五谷精(五穀精)
雪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十二引 汉 《氾胜之书》:“取雪汁渍原蚕屎五六日,待释,手挼之,和穀种之,能御旱,故谓雪为‘五穀精’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雪汁者,五穀之精也,使稼耐旱。”
分類:
《骈字类编》:五榖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
又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榖所植,以教道,民必躬亲之。
又乐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榖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 论语:四体不勤。五榖不分。孟子: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榖。五榖熟而民人育。又五榖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公羊:桓公二年冬有年。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注:仅犹劣也。谓五榖多少皆有,不能大成熟。榖梁传见二榖下。战国策见一岁下。 汉书食货志:田中不得有树,恐妨五榖。晋书天文志:胃三星,天之厨藏,主仓廪,五榖府也。明则和平。 南史翟法赐传:曾祖汤祖庄父矫,并高尚不仕,逃避徵辟。法赐少守家业,立室庐山顶,丧亲后,便不复还家。不食五榖,以兽皮及结草为衣,虽乡亲中表,莫能见焉。又师子国传:天竺,旁国也,其地和适,无冬夏之异。五榖随人种,不须时节。 管子: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榖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列子:天之于民厚矣。殖五榖。生鱼鸟以为之用。 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榖,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又黄帝见广成子曰: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以养民人。 荀子:今是土之生五榖也。人善治之。则数亩盆。一岁而再获之。注:盖当时以盆为量。陆贾新语:五榖养性而弃之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 易林:益之屯伯虎仲熊,德义渊泓,使布五榖,阴阳顺序。春秋佐助期:咸池主五榖。 礼稽命徵: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榖丰。乐稽耀嘉:稷五榖之长,榖众不可以遍祭,故祀稷为神,以主之也。 吴越春秋:后稷为儿时,好种树禾黍麦桑麻五榖,相五土之宜,青赤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其理。 周髀算经见一岁下。九域志:榖城,神农尝五榖于此,名榖城。辍耕录:孛术鲁翀子翚公在翰林时,进讲罢,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榖。上曰。若然则儒贱耶。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榖于世,岂可一日阙者。上大说。云笈七签:但服元和际五榖。必获寥天得真箓。 屈原大招:五榖六仞,设菰粱只。 阙名洛川晴望赋见三时下。古铜雀词:一鸣五榖生,再鸣五榖熟。 缪袭鼓吹曲:上天时雨露,五榖滋田畴。 张彪神仙诗见四气下。元结漫歌:此中宜五榖,不及西阳城。 白居易与诸公同出城观稼诗:岁望千箱积,秋怜五榖分。姚合秋中寄崔道士诗:五榖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苏轼戏作种松诗:槁死三彭仇,澡换五榖肠。赵偕题引子龙诗:四时膏泽及时降,大有五榖年丰登。
《漢語大詞典》:五谷囊(五穀囊)
装有五种谷物的口袋。太平御览卷七○四引 三国 魏 王肃 《丧服要纪》:“五穀囊者,起 伯夷 叔齐 让国不食 周 粟而饿 首阳 之山,恐魂乏饥,故作五穀囊。” 晋 顾微 《广州记》:“ 广州 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穀囊,随像悬之。”
分類:谷物口袋
《國語辭典》:五谷不分(五穀不分)  拼音:wǔ gǔ bù fēn
嘲讽人分不清五谷。语出《论语。微子》:「四体不动,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比喻人脱离现实,昏昧无知。《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分類:脱离实践
《漢語大詞典》:五谷虫(五穀蟲)
即粪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我笑道:‘《本草》上的五穀虫,不是粪蛆么?’ 述农 道:‘因为粪蛆两个字不雅,所以才用了这个别号呀!’”
《國語辭典》:五谷丰登(五穀豐登)  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各种谷类作物收成好。指丰年。《西游记》第四四回:「想是修盖寺院,他这里五谷丰登;寻不出杂工人来,所以这和尚亲自努力。」《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自从万岁爷登龙位之时,时阳时雨,五谷丰登,百姓们安乐。」也作「五谷丰稔」。
《分类字锦》:五谷之精(五谷之精)
汜胜之书:雪五谷之精也。
《漢語大詞典》:五谷丰熟(五穀豐熟)
见“ 五穀丰登 ”。
《國語辭典》:五谷丰登(五穀豐登)  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各种谷类作物收成好。指丰年。《西游记》第四四回:「想是修盖寺院,他这里五谷丰登;寻不出杂工人来,所以这和尚亲自努力。」《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自从万岁爷登龙位之时,时阳时雨,五谷丰登,百姓们安乐。」也作「五谷丰稔」。
《国语辞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拼音: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四肢不劳动,分不清五谷。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用以形容读书人脱离实际生活,缺乏实用的生活知能。《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出来的?」
《国语辞典》:五谷不升(五谷不升)  拼音:wǔ gǔ bù shēng
谷类不熟。指荒年大饥。《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国语辞典》:五谷丰稔(五谷丰稔)  拼音:wǔ gǔ fēng rěn
丰年。唐。韦嗣立〈省刑罚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也作「五谷丰登」。
分类:丰年刑罚
《漢語大詞典》:吃到五谷想六谷(吃到五穀想六穀)
亦作“喫到五穀想六穀”。 谓贪得无厌。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饮食》:“喫到五穀想六穀。通俗编·俚语集对:‘爬得千钱想万钱,喫到五穀想六穀’,言贪得无厌也。”
分類:贪得无厌
《國語辭典》:嘉谷(嘉穀)  拼音:jiā gǔ
古以粟为嘉谷,后成为五谷的总称。《左传。庄公七年》:「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嘉谷六穗,我穑曷蓄。」
《國語辭典》:嘉禾  拼音:jiā hé
1.奇特美好的谷物。《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三国演义》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2.三国时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32~238)。
《漢語大詞典》:稷黍
(1).泛指五谷。《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郑玄 笺:“我迫於王事,无不攻緻,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穀。”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
(2).仅指稷和黍而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麦, 齐 人相承以殖之。”
分類:五谷和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