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分类帐(分类帐)  拼音:fēn lèi zhàng
一种会计帐簿。由帐户所组成,可分为总分类帐及明细分类帐二种。
《国语辞典》:二形花  拼音:èr xíng huā
植物的花有长短不同之二种雌雄蕊者,称为「二形花」。如樱草、荇菜等。
《国语辞典》:二极体(二极体)  拼音:èr jí tǐ
由P型与N型二种不同性质的半导体材料接合而成的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电流只能由特定的一端到另一端。
《国语辞典》:包析反应(包析反应)  拼音:bāo xī fǎn yìng
合金冷却时,二种固相互相作用而生成第三种固相的反应,称为「包析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二元合金系中且是恒温进行。
《国语辞典》:旅行车(旅行车)  拼音:lǚ xíng chē
一种汽车车型。有两门、四门二种,后座的后面拥有宽大空间,可以放置行李或货物。必要时可以将后座放下,以增大行李室的空间。因便于外出旅行,故称为「旅行车」。
《国语辞典》:决定权(决定权)  拼音:jué dìng quán
会议席上有二种意见,而又正反同数时,议长或主席加入裁决投票的权力。
《漢語大詞典》:蒲簺
亦作“ 蒲塞 ”。 蒲,樗蒲。樗蒲和簺是古代的二种博戏。亦泛指博戏;赌博。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新唐书·高适传:“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
《國語辭典》:蛎塘(蠣塘)  拼音:lì táng
养殖牡蛎的海塘。
二种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二种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名言种子,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则而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诠显色心之诸法,于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之名言所诠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现其相分,以熏彼种子于本识。盖以名言为介成此种子之新熏,故谓之名言种子(是表义名言之义)。又,名言种子者,不特介能诠之言语而熏习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缘诸境时,亦反现其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种子于本识也。如此依心心所缘境而熏成其种子者,亦名名言种子。名之为名言者,以心心所缘境时,能缘之心,了显所对之境,恰如名言诠显诸法之体义也,因是又名之为显境名言。此中第一种之表义名言,限于第六识,以名言缘名言,唯为第六识相应之寻伺力也,第二种之显境,通于于七识以了所缘之境而熏种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识为所熏处,自无能熏之用。二、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作善恶之业,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业者,造作之义,造作善恶所熏,善恶之种子也,此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种子也,二为助他羸劣无记之种子,使生现行之功能,此名为业种子,盖生自果者,非为业种,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为业种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识为三性中极劣无记之识体,故能生之名言种子,亦为羸劣无记之种子,自无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识无记之种子,决定可生于当来善趣之功能,为彼之业力所助,自生善起之无记之果也。故名言种子通于八识,且通于三性,业种子局于第六识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恶之二性,以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种子之功能而已。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三。
二种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见毗尼母论一。【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见毗婆沙论十三。【又】一性重戒。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见涅槃经十一。【又】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见华严大疏五。
【佛学常见辞汇】
1。作持戒和止持戒。(参见:二持)2。出世间戒和世间戒。出世间戒即沙弥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间戒即优婆塞与优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参见:二戒)4。道共戒和定共戒。(参见:二戒)5。性重戒和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即杀、盗、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极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讥嫌戒是饮酒以下的一切戒律,佛大慈为了息世人的讥嫌,所以特别制订,即一切的遮戒是。6。随相戒和离相戒。随相戒之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现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离相戒之离即远离,持戒的人,心无所著,则一切的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的相,故名离相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二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佛学常见辞汇】
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的戒律。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谓止身口令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盗,又能布施;既不邪淫,又能恭敬;既不妄语,又能实语,是名作持。
二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恶法;道共戒是见了道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戒。这二种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一、性戒〕,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馀之律仪,是名遮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性重戒〕,谓杀、盗、淫、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讥嫌戒〕,谓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间治生产业,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应为,以止世人之所讥诮、嫌疑,是名息世讥嫌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三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二种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内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属于内身,故名内色。二外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属于外境,故名外色。见宗镜录七十五。【又】一显色,青黄赤白之四种也。二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见俱舍论下。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内色〕,内色者,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内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内色,以其属内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谓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声香味触五尘名外色,以其属外境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净色〕,谓清净美妙之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之人,宜当远离也。
〔二、不净色〕,谓不净丑恶之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之人,亦宜远离也。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是名显色。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见,是名形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二种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性住种性,此自无始以来,依附第八阿赖耶识,法尔所存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此种性于我等具缚之身中亦自无始备于法尔,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轮回,而于阿赖耶识之中,持之而不失坏也。二、习所成种性,闻如来之教法,而起闻思修之三慧,新熏习有漏之善种,依此熏习力增长彼法尔无漏之种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种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见百法问答钞六。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众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又】楞伽经二说:一圣种性,三乘圣者證涅槃之种也。二愚夫种性,愚痴凡夫迷执诸法之性也。是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愚夫种性〕,谓愚痴凡夫,于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著,则成愚夫种性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总性〕,谓一切诸法,性本空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入无出,故名总性。
〔二、别性〕,谓人喜作恶事,则以恶为性;好集善事,则以善为性。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故名别性。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以由菩萨根性不定,故有二种之分也。
〔一、性种性〕,性种性者,即本性为性也。谓菩萨六入殊胜,分别一切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也。殊胜者,菩萨根有胜力,故所见色等一一殊胜也。)
〔二、习种性〕,习种性者,即数习为性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修习众善所得之性也。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有性〕,谓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间假名,施设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无性〕,谓四大乃至涅槃等假名,毕竟空中一切悉无,是名无性。
二种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二种常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为常,是真常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百岁至劫灭名常〕,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二、常住不坏名常〕,常住不坏名常者,谓诸菩萨,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坏不变,是名为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