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5,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下一页
二种健儿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二种破戒人
二种退
二种有
二种法施
二种身行施
二种精进心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二种愿
二种修行
二种心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二种忏悔
佛类词典(续上)
二种受具戒法二种健儿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二种破戒人
二种退
二种有
二种法施
二种身行施
二种精进心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二种愿
二种修行
二种心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二种忏悔
二种受具戒法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著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我、断常、憍慢、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著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我、断常、憍慢、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二种健儿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三藏法数】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种破戒人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二种退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谓修行之人,始则精进,中复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是名不究竟退。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谓修行之人,始则精进,中复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是名不究竟退。
二种有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二种法施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
〔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间法施。(三解脱门者,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作解脱门也。)
(出般若经)
〔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间法施。(三解脱门者,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作解脱门也。)
二种身行施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生身行施〕,谓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吝惜,是名生身行施。
〔二、法身行施〕,谓菩萨舍生身已,得法身时,能于十方世界,以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给施一切众生,又能一时之顷,随众生音声,普为说法,是名法身行施。
(出大智度论)
〔一、生身行施〕,谓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吝惜,是名生身行施。
〔二、法身行施〕,谓菩萨舍生身已,得法身时,能于十方世界,以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给施一切众生,又能一时之顷,随众生音声,普为说法,是名法身行施。
二种精进心
【三藏法数】
(出法华忏仪)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三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二、理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出法华忏仪)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三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二、理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二种愿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二种修行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真实修行〕,谓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实修行〕,谓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不实修行。
(出涅槃经)
〔一、真实修行〕,谓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实修行〕,谓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不实修行。
二种心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
〔二、快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贫乏困苦、无所依怙,即起大慈之心,利济摄受,平等饶益,令彼之心各得快乐也。
(出地持经)
〔一、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
〔二、快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贫乏困苦、无所依怙,即起大慈之心,利济摄受,平等饶益,令彼之心各得快乐也。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三藏法数】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辄生退屈,则不能到于涅槃彼岸也。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辄生退屈,则不能到于涅槃彼岸也。
二种忏悔
【三藏法数】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切罪业,皆从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则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忏悔。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切罪业,皆从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则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