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佛学常见辞汇】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三藏,行与经违,故不称善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藏者,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
〔一、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馀,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二、寡浅比丘〕,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佛学常见辞汇】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三藏,行与经违,故不称善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藏者,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
〔一、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馀,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二、寡浅比丘〕,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二种心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三藏法数】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三藏法数】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二种世间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二种因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参见:二死)
【佛学次第统编】
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分段生死 界内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也。
一、分段生 四大和合,是分段生。
二、分段死 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变易生死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也。
一、变易生 易粗为细,为变易生。
二、变易死 因移果易,舍所住位。为变易死。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参见:二死)
【佛学次第统编】
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分段生死 界内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也。
一、分段生 四大和合,是分段生。
二、分段死 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变易生死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也。
一、变易生 易粗为细,为变易生。
二、变易死 因移果易,舍所住位。为变易死。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二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种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
【佛学常见辞汇】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名数)(参见: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
【佛学常见辞汇】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自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1。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1。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
二种我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参见:二我)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参见:二我)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二种忍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二、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有情众生加恶于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众生数忍辱。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二、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有情众生加恶于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众生数忍辱。
二种佛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證境,诸佛所證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境和化境。證境是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證境〕,谓真如法性之理,是诸佛所證之境界。离念绝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
〔二、化境〕,谓十方国土,皆是如来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名数)一、證境,诸佛所證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境和化境。證境是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證境〕,谓真如法性之理,是诸佛所證之境界。离念绝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
〔二、化境〕,谓十方国土,皆是如来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二种邪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破世间乐邪见。谓无视因果之理而造恶,堕于苦趣不得人天之乐之邪见也。二、破涅槃道邪见。虽修善,而执著于我,虽得人天之乐,而不得涅槃之邪见也。中论四曰:「邪见有二种:一者破世间乐,二者破涅槃道。破世间乐者,是粗邪见,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是邪见,舍善为恶,则破世间乐。破涅槃道者,贪著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起善故得世间乐,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是故若言无如来者,是深厚邪见,乃失世间乐,何况涅槃?若言有如来,亦是邪见。」
【三藏法数】
(出中论)
〔一、破世间乐邪见〕,谓人若言无罪福报,亦无如来等贤圣,因起此邪见,舍善为恶,当堕苦趣,失人天乐,是名破世间乐邪见。
〔二、破涅槃道邪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人贪著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因起善故,得世间之乐;因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是名破涅槃道邪见。
(名数)一、破世间乐邪见。谓无视因果之理而造恶,堕于苦趣不得人天之乐之邪见也。二、破涅槃道邪见。虽修善,而执著于我,虽得人天之乐,而不得涅槃之邪见也。中论四曰:「邪见有二种:一者破世间乐,二者破涅槃道。破世间乐者,是粗邪见,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是邪见,舍善为恶,则破世间乐。破涅槃道者,贪著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起善故得世间乐,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是故若言无如来者,是深厚邪见,乃失世间乐,何况涅槃?若言有如来,亦是邪见。」
【三藏法数】
(出中论)
〔一、破世间乐邪见〕,谓人若言无罪福报,亦无如来等贤圣,因起此邪见,舍善为恶,当堕苦趣,失人天乐,是名破世间乐邪见。
〔二、破涅槃道邪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人贪著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因起善故,得世间之乐;因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是名破涅槃道邪见。
二种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供养诸佛有二种:一出缠供养,供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之位者。二在缠供养,供养一切有情在缠垢之中者。盖诸佛为出缠如来,众生为在缠如来也。【又】一财供养,供养香华饮食等财物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是取于三宝,第一之供养也。见普贤行愿品,三藏法数七。
【佛学常见辞汇】
财供养和法供养。财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法供养是演说修行佛法以利众生。
【三藏法数】
(出普贤行愿品)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鬘、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前财供养无量功德,比今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名法供养。(利益众生、摄受众生,名法供养者,必因说法方能利益、摄受,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也。代众生苦,名法供养者,因发大悲之心,方能代众生苦,亦是以法供养如来也。勤修善根,即是勤修善法也。菩萨业者,即菩萨所修之法也。)
(名数)(参见: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供养诸佛有二种:一出缠供养,供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之位者。二在缠供养,供养一切有情在缠垢之中者。盖诸佛为出缠如来,众生为在缠如来也。【又】一财供养,供养香华饮食等财物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是取于三宝,第一之供养也。见普贤行愿品,三藏法数七。
【佛学常见辞汇】
财供养和法供养。财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法供养是演说修行佛法以利众生。
【三藏法数】
(出普贤行愿品)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鬘、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前财供养无量功德,比今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名法供养。(利益众生、摄受众生,名法供养者,必因说法方能利益、摄受,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也。代众生苦,名法供养者,因发大悲之心,方能代众生苦,亦是以法供养如来也。勤修善根,即是勤修善法也。菩萨业者,即菩萨所修之法也。)
二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法身)
(名数)(参见: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种信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回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回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阿弥陀如来之安乐世界也。二还相回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愿回来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也。见往生论注下。【又】众生与佛果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回向二种:一者所作回施众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又】一正回向,二邪回向也。上所述者是正回向,若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恶鬼神,则为邪回向,古今来其例甚多。
(名数)(参见:回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阿弥陀如来之安乐世界也。二还相回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愿回来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也。见往生论注下。【又】众生与佛果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回向二种:一者所作回施众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又】一正回向,二邪回向也。上所述者是正回向,若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恶鬼神,则为邪回向,古今来其例甚多。
二种清净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佛学常见辞汇】
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性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自性清净〕,谓众生真如心体,性本清净,无所染碍,故名自性清净。
〔二、离垢清净〕,谓众生自性清净心体,远离一切烦恼垢染,故名离垢清净。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佛学常见辞汇】
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性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自性清净〕,谓众生真如心体,性本清净,无所染碍,故名自性清净。
〔二、离垢清净〕,谓众生自性清净心体,远离一切烦恼垢染,故名离垢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