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5词典 1佛典 4
《漢語大詞典》:二业(二業)
(1).谓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 李贤 注:“谓农者不得商贾也。”后汉书·刘般传:“夫渔猎之事,为田除害,有助穀食,无关二业也。”
(2).别的工作。北史·卢景裕传:“避地 大寧山 ,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
(3).佛教语。两种能引生果报的业力。说法较多。《瑜珈师地论》卷九十:“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復有二业,一者增进业,二者不增进业。復有二业,一者故思所造业,二者非故思所造业。復有二业,一者定所受业,二者不定所受业。”
二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引业,二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贱民,同一人趣之果报为总报,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少等,人人各异,谓之别报,引发其总报之业因,谓之引业,成满其别业之业因,谓之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乐果者。二、恶业,为五逆十恶等罪恶之所作而能引恶趣之苦果者。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助业,善导所立五正行中前三后一之四业,能资助往生之业者。二、正业,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正为往生之正因者。观经散善义曰:「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引业,于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业,名为引业。二满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为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定不之二业:一定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业之三种。二不定业。不定受果报者。见瑜伽论九,法华玄赞十。【又】黑白之二业:一黑业,可感秽恶不净之苦果者。二白业,可感净妙清白之乐果者。见智度论九十四,玄义二上。
【佛学常见辞汇】
1。引业和满业。造善恶业后,此业能牵引众生,生于六趣四生,受苦乐报,名为引业,这是就此业的因位而言。待到此业种子,在第八识中,薰习成熟,发为果报时,则能使造者,在六趣四生中,得种种身,享种种受,如强弱夭寿苦乐等,皆能令其圆满,名为满业,这是就此业的果位而言。2。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一定要受果报的业;不定业是不一定要受果报的业。3。善业和恶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作业,如修五戒与十善是;恶业是恶劣的行为作业,如造作五逆与十恶是。4。共业和不共业。共业是招感共同果报的业因;不共业是招感各别不同果报的业因,如身体不同,苦乐不同等是。
【三藏法数】
(出俱舍论)
〔一、引业〕,谓若宿世善业引发,生于人中,则得珍宝丰足,多受快乐;若由宿世恶业引发,生于人中,则感贫穷困乏,受诸苦恼,是名引业。
〔二、满业〕,谓由宿世修一善业,感一生中大富多财,乘此更修众善,展转生官贵家,乃至圆满究竟善果,是名满业;若由宿世造一恶业,感一生贫穷苦恼,乘此更造众恶,展转生贫穷家,乃至圆满极恶之果,是名满业。
白黑二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业曰白。恶业曰黑。
同别二业
【佛学次第统编】
同别二业者:一、同业,二、别业。
一、同业 众生造共同之业因,谓之同业。
二、别业 众生造殊别之业因,谓之别业。
二业──轻重二业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经云: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以人有智有愚故也。
〔一、重业轻受〕,重业轻受者,谓有智之人,以智慧力,修习梵行,能令地狱重业,现世轻受也。
〔二、轻业重受〕,轻业重受者,谓愚痴之人,以愚痴故,增其业力,能令现世轻业,地狱重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