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542,分170页显示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魔事境
事理权实
盐事净
四事供佛
事忍
事修
即事而真
所信之事理因果
十事
事行
理事二惑
理事二障
一旦无常万事休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魔事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境)
【三藏法数】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智慧之命故也。言魔事者,大论云:魔以破人善法为事。又天魔正以顺生死,贪五欲,退菩提为事,故名魔事。此由观前诸境,惑虽未破。天魔犹恐出其境界,而复化度于他,失我民属,空我宫殿;又虑夫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于我;我今应预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也。治魔之法有三:初、观察诃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二、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捡,不令得住。三、观之不去,即当强心抵捍,以死为期,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为是须观魔事境也。(天魔者,即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十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宗于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为首,是故为初观。此但就五阴之通总而言之。若专论所观之境,则必于五阴中,除去前四阴,的取第五之识阴,为所观之境也(所谓介尔阴妄之一念也)。二、烦恼境,无始以来积集之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而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槩之以木,即流奔而不能止遏。此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三、病患境,病起之因虽多,然不过四大增损有患而生,又因观境惑,而激动四大,而有患生,身若染病,则废修圣道,若能观察而弥用心,则复须识其病之源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瘉,则圣道可修,为是宜观疾患境也。四、业相境,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之善恶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而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为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之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谢业,行一成心取道,为是宜观业相境也。五、魔事境,此由观前诸境,惑尚未破,天魔尚恐彼比丘出其境界,而度他,使我民属失,使我宫殿空,又虑彼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我,我今应豫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治魔之法有三,初当观察而诃弃之,如守门人,遮恶而不进,二当自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何自而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舍而使不得住,三观之而不去,即当强心抵捍,以死为期,一心用观使道行成就,为是宜观魔事境也。六、禅定境,魔境已过,而真明未显,以观之故,过去修习之诸禅纷现,当置魔事而用观观之,良以禅为乐美妙喜,而生耽味,故虽免魔害,而更为定所缚,如避火而堕于水。于正行无益。为是宜观禅定境也。七、诸见境,因诸邪见或禅而发,或因闻而发,因禅而发者,谓因心静而后观转明,有如见解通彻妙悟也。因闻而发者,谓广能晓悟诸法而聪辩也。此见解分明,此晓悟聪辨虽因禅因闻而发,然不当以理推之,皆属邪见实非见解聪辨。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使达正道,而不为所障。为是宜观诸见境也。八、慢境,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即息,无智者谓为涅槃,滥明高位,大起憍慢,慢心既发,则废正行,为是宜观慢境也。九、二乘境,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前世所习之小志因静而发,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到大乘究极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之心,勿学声闻缘觉之行是也。故二乘之境界若发,则亦须用观观察之,使不生害,为是宜观二乘境也。十、菩萨境,见慢之心既息。而或发前世所习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之妙教,同解立行,故藏等三教之菩萨境界心若发,亦须观察,勿使生害,为是宜观菩萨境也。此十境,一一皆为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之生起,则由观阴境而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十。若论下九境,则互发不定,无复次第。可知阴境常现前,若者发,若者不发,恒得为观。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则不观。见止观五。
【三藏法数】
(出摩诃止观)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馀境展转相生亦然。互发者,更互发起也。如正观病境,或发烦恼,或发馀境,馀境互发亦然。)
〔一、阴境〕,阴,覆盖之义。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亦名五蕴,蕴即积聚之义。若言覆盖一切善法,此就因得名;若言积聚无量生死,此就果得名。十境以阴居初者,有二义:一现前,二依经。现前者,谓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重担,常自现前,是故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云:声闻依四念处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又经中凡列法门,无不以五阴为首,是故初观,此且就五阴通总而言。若专论所观之境,必须于五阴中,除却前四,的取第五识阴,为所观之境也。(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重担者,生死重沓名重,人所荷负名担。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云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除却前四者,谓除色受想行也。)
〔二、烦恼境〕,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贪瞋等法,与心作烦,令心得恼,故云烦恼。谓无始以来,积集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烦恼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槩之以木,流即奔迸,莫能止遏。是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也。
〔三、病患境〕,病起之因虽多,不出四大增损,致有患生。又由观阴、惑,激动四大,致有患生。身若染病,废修圣道。若能观察,弥益用心;复须识其病之原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圣道可修。为是须观病患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谓人揽外四大,而成内身四大。皮肉筋骨等属地,涕唾涎沫等属水,煖气属火,转动及出入息属风。言增损者,水增则火损,火增则水损;风增则地损,地增则风损。四大不调,病即生也。阴惑者,阴即阴境,惑即烦恼境也。)
〔四、业相境〕,业即身口所作之业。谓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业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令业谢行,成一心取道。为是须观业相境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魔事境〕,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智慧之命故也。言魔事者,大论云:魔以破人善法为事。又天魔正以顺生死,贪五欲,退菩提为事,故名魔事。此由观前诸境,惑虽未破。天魔犹恐出其境界,而复化度于他,失我民属,空我宫殿;又虑夫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于我;我今应预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也。治魔之法有三:初、观察诃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二、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捡,不令得住。三、观之不去,即当强心抵捍,以死为期,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为是须观魔事境也。(天魔者,即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而且真明未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如避火堕水,无益正行。为是须观禅定境也。(过去习,即宿习也。诸禅者,即色界中,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禅也。)
〔七、诸见境〕,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此之诸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因闻发者,谓听本不多,广能晓悟,见解分明,问答聪辩。虽因禅因闻而发,既推理不当,皆属邪见,实非辩悟。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令达正道,不为所障。为是须用观诸见境也。
〔八、慢境〕,自恃轻他之心,名慢。谓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则息。无智者谓为涅槃,滥叨高位,起大轻慢;慢心既发,废于正行。为是须观慢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九、二乘境〕,谓声闻、缘觉,以四谛之法而修,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名之为乘。谓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先世所习小志,因静而生。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至于大乘究竟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心,勿学声闻、缘觉行。故二乘境界若发,亦须用观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二乘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十、菩萨境〕,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天台大师解云:用诸佛道,成就众生。谓由上见慢之心既息,或发先世所习,若忆本愿,则不堕二乘之境,而发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妙教,开解立行,故藏等三教菩萨境界若发,亦须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菩萨境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
事理权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差别之事相,悉为权法,以常住不变之真理为实法。诸法二字显权法,实相二字示实法。是十双权实之第一双,而权实之根本标准也。
盐事净
【佛学大辞典】
(杂语)跋阇子十事非法之一。(参见:跋阇子比丘)附录。
四事供佛
【佛学常见辞汇】
饮食、衣服、卧具、汤药。
事忍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世间法的忍,共有三种,即力忍、反忍、忘忍。
事修
【佛学常见辞汇】
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
即事而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事理本来不二,在浅近的事相上,就已具有最深妙的真理。
所信之事理因果
【佛学次第统编】
小乘之人,信有世间。信此世间,是大苦聚。信有其道,可以出此世间。信出世间后,有清净之涅槃可得。兹分二条说明之:
第一、用四句说之:
一、信苦 信世间一切是苦。
二、信集 信苦因于烦恼所集。
三、信灭 信脱苦宜取寂灭。
四、信道 信入灭须修正道。
第二、用三句说之:
一、信知生死须了(信世间之果宜断也)。
二、信知了生死须离贪爱(信离世间之因,即出世间之因也)。
三、信知灭尽为所归趣(信出世间之果也)。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人,信世间种种差别之现相,其本体一如平等,无二无别,不变不异。虽本平等,然随种种殊缘,能成一切差别之相。故此平等恒一,即是差别万殊;差别万殊,不异平等恒一。总而言之,皆是一心,皆是一心万用而已。大乘之人,信得此理,对相不背真,对真不舍相,不偏不执,恒行中道。此大乘之大略也。
十事
【佛学次第统编】
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此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所谓十事者:
一、坚根本          六、摄自具
二、立相续          七、迷所缘
三、治自田          八、导识流
四、引等流          九、越善品
五、发业有          十、广缚义
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随眠,能为有本。故业因此,有感有能。
事行
【佛学次第统编】
「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经云:「十二头陀行,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真正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
一、住阿兰若处 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头陀行也。
二、常行乞食 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念。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平等,是为头陀行也。
三、次第乞食 谓比丘乞食之时,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也。
四、一食 谓比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是故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也。
五、节量食 谓比丘所乞之食,常作三分。若见渴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抟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六、过中不饮浆 浆,即果浆、密浆之类。谓比丘修道,于种种浆,日若过中,悉不得饮。若饮者,则心乐著,贪求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是故过中不饮浆,为头陀行也。
七、著弊衲衣 谓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废弃之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覆除寒露而已。若贪新好,则多追求,以损道行,又能招致贼盗。是故著弊衲衣,为头陀行也。
八、但三衣 三衣者,九条、七条、五条,袈娑之衣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如白衣之人,畜种种衣,及外道苦行,裸形无耻,皆不合中道。是故佛弟子,舍此二边,但受三衣,为头陀行也。
九、冢间坐 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
十、树下坐 谓比丘于冢间不得道者,当至树下,思惟求道。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皆在树下。有如是因缘,是故比丘如佛所行,当树下坐,为头陀行也。
十一、露地坐 谓比丘在树下坐,如住半舍,荫覆凉乐,故生爱著。又虑雨漏湿冷,鸟屎污身,毒虫所扰。于是思惟露地而坐,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露地坐,为头陀行也。
十二、但坐不卧 谓比丘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比丘常当安坐,胁不至席,为头陀行也。
理事二惑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引释签云二惑:
一、理惑 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 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理事二障
【佛学次第统编】
圆觉略疏明二障:
一、理障 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事障 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一旦无常万事休
【俗语佛源】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佛源】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俗语佛源】
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證,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宋·悟明《联灯会要》卷十八:「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也作「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红楼梦》第六四回:「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著我了。」又如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多一次经验,才会多明白一个环境的意义。」(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