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5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下一页
事忏悔
众生恶事
土地恶事
起事心
转起事心得化身
托事观法
为魔弟子事佛
为天人事佛
为佛弟子事佛
事希有
事寻思
不共事
善修事业
同事摄
佛类词典(续上)
事中修一心精进事忏悔
众生恶事
土地恶事
起事心
转起事心得化身
托事观法
为魔弟子事佛
为天人事佛
为佛弟子事佛
事希有
事寻思
不共事
善修事业
同事摄
事中修一心精进
【三藏法数】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事忏悔
【三藏法数】
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众生恶事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贪欲瞋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教诲,造种种恶,是名众生恶事。
谓诸众生贪欲瞋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教诲,造种种恶,是名众生恶事。
土地恶事
【三藏法数】
谓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是名土地恶事。
谓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是名土地恶事。
起事心
【三藏法数】
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染净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染净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转起事心得化身
【三藏法数】
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悯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悯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托事观法
【三藏法数】
谓托王舍、耆阇崛山等事而为观也。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故名托事观。(王舍等事,表对观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阴舍,即是令观五阴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若表对者,灵表心王,鹫表受想行,山表色阴,亦是令观五阴也。)
谓托王舍、耆阇崛山等事而为观也。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故名托事观。(王舍等事,表对观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阴舍,即是令观五阴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若表对者,灵表心王,鹫表受想行,山表色阴,亦是令观五阴也。)
为魔弟子事佛
【三藏法数】
经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恶之报,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
经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恶之报,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
为天人事佛
【三藏法数】
经云:何谓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于十善,至死不犯,信有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经云:何谓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于十善,至死不犯,信有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为佛弟子事佛
【三藏法数】
经云:何谓佛弟子事佛?佛言:奉持五戒,广学经法,修习智慧,知三界苦,心不乐著,欲得解脱,行于六度,知死有生,知生有死,不贪身命,不为邪业,是名佛弟子事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经云:何谓佛弟子事佛?佛言:奉持五戒,广学经法,修习智慧,知三界苦,心不乐著,欲得解脱,行于六度,知死有生,知生有死,不贪身命,不为邪业,是名佛弟子事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事希有
【三藏法数】
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人间最为奇特;外道、天魔无不归仰;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普皆利益,实为希有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人间最为奇特;外道、天魔无不归仰;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普皆利益,实为希有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事寻思
【三藏法数】
谓于诸法之中,推求五阴等事,生灭无常,皆悉不实,是为事寻思。(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谓于诸法之中,推求五阴等事,生灭无常,皆悉不实,是为事寻思。(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不共事
【三藏法数】
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善修事业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同事摄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