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5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事修
即事而真
所信之事理因果
十事
事行
理事二惑
理事二障
一旦无常万事休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二种护持事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二种恶事
佛类词典(续上)
事忍事修
即事而真
所信之事理因果
十事
事行
理事二惑
理事二障
一旦无常万事休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二种护持事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二种恶事
事忍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世间法的忍,共有三种,即力忍、反忍、忘忍。
指世间法的忍,共有三种,即力忍、反忍、忘忍。
事修
【佛学常见辞汇】
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
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
即事而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事理本来不二,在浅近的事相上,就已具有最深妙的真理。
谓事理本来不二,在浅近的事相上,就已具有最深妙的真理。
所信之事理因果
【佛学次第统编】
小乘之人,信有世间。信此世间,是大苦聚。信有其道,可以出此世间。信出世间后,有清净之涅槃可得。兹分二条说明之:
第一、用四句说之:
一、信苦 信世间一切是苦。
二、信集 信苦因于烦恼所集。
三、信灭 信脱苦宜取寂灭。
四、信道 信入灭须修正道。
第二、用三句说之:
一、信知生死须了(信世间之果宜断也)。
二、信知了生死须离贪爱(信离世间之因,即出世间之因也)。
三、信知灭尽为所归趣(信出世间之果也)。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人,信世间种种差别之现相,其本体一如平等,无二无别,不变不异。虽本平等,然随种种殊缘,能成一切差别之相。故此平等恒一,即是差别万殊;差别万殊,不异平等恒一。总而言之,皆是一心,皆是一心万用而已。大乘之人,信得此理,对相不背真,对真不舍相,不偏不执,恒行中道。此大乘之大略也。
小乘之人,信有世间。信此世间,是大苦聚。信有其道,可以出此世间。信出世间后,有清净之涅槃可得。兹分二条说明之:
第一、用四句说之:
一、信苦 信世间一切是苦。
二、信集 信苦因于烦恼所集。
三、信灭 信脱苦宜取寂灭。
四、信道 信入灭须修正道。
第二、用三句说之:
一、信知生死须了(信世间之果宜断也)。
二、信知了生死须离贪爱(信离世间之因,即出世间之因也)。
三、信知灭尽为所归趣(信出世间之果也)。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人,信世间种种差别之现相,其本体一如平等,无二无别,不变不异。虽本平等,然随种种殊缘,能成一切差别之相。故此平等恒一,即是差别万殊;差别万殊,不异平等恒一。总而言之,皆是一心,皆是一心万用而已。大乘之人,信得此理,对相不背真,对真不舍相,不偏不执,恒行中道。此大乘之大略也。
十事
【佛学次第统编】
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此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所谓十事者:
一、坚根本 六、摄自具
二、立相续 七、迷所缘
三、治自田 八、导识流
四、引等流 九、越善品
五、发业有 十、广缚义
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随眠,能为有本。故业因此,有感有能。
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此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所谓十事者:
一、坚根本 六、摄自具
二、立相续 七、迷所缘
三、治自田 八、导识流
四、引等流 九、越善品
五、发业有 十、广缚义
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随眠,能为有本。故业因此,有感有能。
事行
【佛学次第统编】
「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经云:「十二头陀行,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真正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
一、住阿兰若处 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头陀行也。
二、常行乞食 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念。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平等,是为头陀行也。
三、次第乞食 谓比丘乞食之时,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也。
四、一食 谓比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是故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也。
五、节量食 谓比丘所乞之食,常作三分。若见渴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抟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六、过中不饮浆 浆,即果浆、密浆之类。谓比丘修道,于种种浆,日若过中,悉不得饮。若饮者,则心乐著,贪求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是故过中不饮浆,为头陀行也。
七、著弊衲衣 谓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废弃之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覆除寒露而已。若贪新好,则多追求,以损道行,又能招致贼盗。是故著弊衲衣,为头陀行也。
八、但三衣 三衣者,九条、七条、五条,袈娑之衣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如白衣之人,畜种种衣,及外道苦行,裸形无耻,皆不合中道。是故佛弟子,舍此二边,但受三衣,为头陀行也。
九、冢间坐 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
十、树下坐 谓比丘于冢间不得道者,当至树下,思惟求道。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皆在树下。有如是因缘,是故比丘如佛所行,当树下坐,为头陀行也。
十一、露地坐 谓比丘在树下坐,如住半舍,荫覆凉乐,故生爱著。又虑雨漏湿冷,鸟屎污身,毒虫所扰。于是思惟露地而坐,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露地坐,为头陀行也。
十二、但坐不卧 谓比丘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比丘常当安坐,胁不至席,为头陀行也。
「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经云:「十二头陀行,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真正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
一、住阿兰若处 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头陀行也。
二、常行乞食 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念。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平等,是为头陀行也。
三、次第乞食 谓比丘乞食之时,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也。
四、一食 谓比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是故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也。
五、节量食 谓比丘所乞之食,常作三分。若见渴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抟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六、过中不饮浆 浆,即果浆、密浆之类。谓比丘修道,于种种浆,日若过中,悉不得饮。若饮者,则心乐著,贪求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是故过中不饮浆,为头陀行也。
七、著弊衲衣 谓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废弃之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覆除寒露而已。若贪新好,则多追求,以损道行,又能招致贼盗。是故著弊衲衣,为头陀行也。
八、但三衣 三衣者,九条、七条、五条,袈娑之衣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如白衣之人,畜种种衣,及外道苦行,裸形无耻,皆不合中道。是故佛弟子,舍此二边,但受三衣,为头陀行也。
九、冢间坐 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
十、树下坐 谓比丘于冢间不得道者,当至树下,思惟求道。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皆在树下。有如是因缘,是故比丘如佛所行,当树下坐,为头陀行也。
十一、露地坐 谓比丘在树下坐,如住半舍,荫覆凉乐,故生爱著。又虑雨漏湿冷,鸟屎污身,毒虫所扰。于是思惟露地而坐,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露地坐,为头陀行也。
十二、但坐不卧 谓比丘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比丘常当安坐,胁不至席,为头陀行也。
理事二惑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引释签云二惑:
一、理惑 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 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三藏法数引释签云二惑:
一、理惑 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 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理事二障
【佛学次第统编】
圆觉略疏明二障:
一、理障 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事障 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圆觉略疏明二障:
一、理障 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事障 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一旦无常万事休
【俗语佛源】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佛源】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俗语佛源】
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二种护持事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一、护持佛种〕,佛种者,佛之种性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也。
〔二、护持正法〕,正法者,即四谛等真正之法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出地藏十轮经)
〔一、护持佛种〕,佛种者,佛之种性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也。
〔二、护持正法〕,正法者,即四谛等真正之法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證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于初果须陀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瞋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修之始,去圣位远,故名外凡。)
(出翻译名义)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證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于初果须陀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瞋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修之始,去圣位远,故名外凡。)
二种恶事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众生恶事〕,谓诸众生贪欲瞋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教诲,造种种恶,是名众生恶事。
〔二、土地恶事〕,谓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是名土地恶事。
(出大智度论)
〔一、众生恶事〕,谓诸众生贪欲瞋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教诲,造种种恶,是名众生恶事。
〔二、土地恶事〕,谓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是名土地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