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力辨
努力争辩或辩白。辨,通“ 辩 ”。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 苏东坡 作《志林》,力辨此一段事。”金史·刘仲洙传:“ 田瑴 等以党罪废錮者三十餘家, 仲洙 知其寃,上书力辨,帝从之。”
《國語辭典》:听听  拼音:yǐn yǐn
1.狗吠声。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二:「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2.争辩不休。唐。柳宗元《梓人传》:「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國語辭典》:争闹(爭鬧)  拼音:zhēng nào
争吵。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他们又在这里争闹,我与你劝开去咱。」《福惠全书。卷一四。刑名部。庄地呈报》:「或现伤未死,或系与某人角口争闹,自己缢死。」
分類:争辩吵闹
《漢語大詞典》:辨争
(1).争论,争辩。辨,通“ 辩 ”。 金 王若虚 《林下四友赞》:“辨争讥刺,间若不能相容,而终于无憾。”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杨槙 ﹞颇与权要辨争以罢。”
(2).指争讼、争执。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太宗皇帝 在位四年,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专决,体如大邦。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人用宜之。”
《國語辭典》:论争(論爭)  拼音:lùn zhēng
争辩是非曲直。如:「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论争,无聊极了。」
分類:争辩论战
《國語辭典》:嚼舌  拼音:jiáo shé
1.随口胡说、搬弄是非。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干我甚么事,说我推他,要你来嚼舌!」《荡寇志》第一二回:「我活了这七十多岁,永不曾见过甚么是刀兵,容你们这般嚼舌!」
2.没有意义的争辩。如:「我忙得很,没时间跟你嚼舌。」
《國語辭典》:舌战(舌戰)  拼音:shé zhàn
比喻激烈的辩论。如:「孔明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极为精彩的一幕。」
《國語辭典》:抗争(抗爭)  拼音:kàng zhēng
对不满意的措施或意见,极力抗拒,争取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如:「对这件事,我必须据理抗争。」《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南满铁道附属电线,原中国所设,日本占有之,后取供公用,中国抗争无效。」
《國語辭典》:鄂鄂  拼音:è è
直言争辩。《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也作「咢咢」。
《漢語大詞典》:谏折(諫折)
规劝争辩。北史·辛琛传:“刺史 李崇 ,多事产业, 琛 每諫折, 崇 不从,遂相纠举,詔并不问。”
分類:规劝争辩
《漢語大詞典》:辩争(辯争)
争论,争辩。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凡是,皆 梁氏 所持与吾人辩争之主题。”
分類:争论争辩
《漢語大詞典》:纷哓(紛嘵)
谓争辩不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两造纷嘵,漫无剖断。”
分類:争辩不休
《國語辭典》:辨驳(辨駁)  拼音:biàn bó
争辩驳斥。《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不瞒大哥说,经过我愚弟兄看的地,一毫也没得辨驳的!」也作「辩驳」。
《國語辭典》:折辩(折辯)  拼音:zhé biàn
对质、辩解。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你不自来折辩,怎得一个明白?」《西游记》第三八回:「他敢道:『我是乌鸡国王。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将甚执照与他折辩?」也作「质对」。
分類:争辩分辩
《國語辭典》:辩驳(辯駁)  拼音:biàn bó
据理争辩驳斥。如:「他的意见已遭辩驳。」《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幸亏他学过律师的人,善于辩驳。」也作「辨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