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争斗(爭鬥)  拼音:zhēng dòu
争吵斗殴,互不相让。《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文明小史》第七回:「手无缚鸡之力,又兼上了烟瘾,那里还有气力与人争斗?」
《國語辭典》:斗争斗合(鬥爭鬥合)  拼音:dòu zhēng dòu hé
相斗、争吵。《董西厢》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斗争斗合。」
分類:纠缠
《國語辭典》:战争(戰爭)  拼音:zhàn zhēng
两个以上的敌对双方,为了屈服对方的意志,实现自己的主张,运用有形或无形的威力以决胜负的斗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后世。」
《國語辭典》:战斗(戰鬥)  拼音:zhàn dòu
以武力相争斗。《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尚无心战斗,径奔幽州投袁熙。」
《漢語大詞典》:相争
彼此争夺;争斗。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万 家两个大儿子只好眼睁睁看他使势行凶,不敢相争。”
《漢語大詞典》:冲突(衝突)
向前突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虽鳞次櫛比,而柳栅沙沟,衝突道侧,行旅患之。”
《國語辭典》:斗争(鬥爭)  拼音:dòu zhēng
1.竞争、搏斗。《淮南子。主术》:「为智者务于巧诈,为勇者务于斗争。」
2.打击异己的手段。
3.为解决根本利益对立的群体之间彼此相互冲突与矛盾差距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方法与行动等。如「阶级斗争」。
《國語辭典》:分争(分爭)  拼音:fēn zhēng
1.分辩。也作「分證」。
2.分异争夺。《礼记。曲礼上》:「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漢語大詞典》:蚁斗(蟻鬭)
亦作“螘斗”。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以“蚁鬭”形容体虚心悸。 唐 李群玉 《北风》诗:“蝶飞魂尚弱,蚁鬭体犹虚。”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鬭作牛闻。”
(2).比喻微末的争斗。 唐 元稹 《竞渡》诗:“捨此皆蚁鬭,竞舟何足论。” 清 陈维嵩 《沁园春·又戏代叔岱先生答》词:“嘆古往今来,几场蚁鬭;山林朝市,到处蜗涎。”
《漢語大詞典》:斗杀(鬥殺)
亦作“鬭杀”。
(1).格斗致死。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相争为鬭,相击为殴,交鬭致死,始名鬭杀。”
(2).争斗;厮杀。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羌 俗暴悍,以鬭杀为勇。”
《漢語大詞典》:角斗
亦作“ 角斗 ”。 博斗;争斗。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方且与 松江 、 嘉定 、 吴江 各民兵四出角鬭,安能尽赴 江阴 。”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喜朋党:“上之初年, 鄂 张 二相国秉政,嗜好不齐,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 杨朔 《蚁山》:“我不能不留意,他们是我正在暗中角斗的主要敌手。”
分類:角斗争斗
《漢語大詞典》:斗怒(鬥怒)
亦作“鬭怒”。亦作“鬪怒”。
(1).争吵;争斗。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 郑玄 注:“鬭怒,辩讼者也。”荀子·臣道:“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鬭怒,害也。”
(2).犹激怒。 唐 柳宗元 《贞符》:“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敚鬭怒震动,专肆为淫威?”
《國語辭典》:打闹(打鬧)  拼音:dǎ nào
争吵、取闹。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恰才这韩松就我手中抢了绣球儿去了。某欲待就楼下打闹起来,恐防惊諕了小姐也。」
《漢語大詞典》:鬨争
争斗。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两家互相是非,鬨争未有已也。”
分類:争斗
《國語辭典》:打揲  拼音:dǎ shé
收拾、整理。元。沙正卿〈斗鹌鹑。挑绣也无心套〉:「付起打揲起伤春,谁承望睚不过暮秋。」也作「打叠」。
分類:收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