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斗闲气(斗闲气)  拼音:dòu xián qì
无缘无故的争斗吵闹。
《国语辞典》:短兵接战(短兵接战)  拼音:duǎn bīng jiē zhàn
以短小的武器搏斗。比喻面对面的搏打、争斗。《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也作「短兵相接」。
《國語辭典》:狗咬狗  拼音:gǒu yǎo gǒu
(歇后语)一嘴毛。比喻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彼此都没有好下场。如:「哼!看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少了任何一个对我们都有好处。」
《漢語大詞典》:斗嚣(鬥嚻)
亦作“鬭嚻”。 争斗喧闹。周礼·地官·司虣:“司虣掌宪市之禁令,禁其鬭嚻者与其虣乱者。” 孙诒让 正义:“鬭嚻谓争鬭而嚻讙。”
分類:争斗喧闹
《漢語大詞典》:斗炒(鬥炒)
亦作“鬭炒”。 争斗吵闹。 明 汤式 《醉花阴·离思》套曲:“更深夜迢,则听的簷马玎璫不住敲,几般儿廝鬭炒。”
分類:争斗吵闹
《國語辭典》:化干戈为玉帛(化干戈為玉帛)  拼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兵器,代表战争;玉帛,古时诸侯会盟朝聘所携带的玉器、丝织品等礼物,做为礼尚往来之用。「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将战争转变为和平。如:「经过别人劝和后,他俩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由仇人变为朋友了。」
《國語辭典》:虎斗龙争(虎鬥龍爭)  拼音:hǔ dòu lóng zhēng
比喻列强争斗。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三折:「投至得帝业兴,家业成,四边平静,经了几千场虎斗龙争。」《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也作「龙争虎斗」。
《漢語大詞典》:击搏挽裂(擊搏挽裂)
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唐 陆龟蒙 《五歌·水鸟》:“则有觜鈹爪戟劲立直眎者,击搏挽裂图羶腥。”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搏挽裂,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是故巧诈不生,而民无知。” 勇立 《论排外不宜有形迹》:“上古之时,人物杂处,其间击搏挽裂,人与禽兽争命者,不知更几何年。”
《漢語大詞典》:卞庄子刺虎(卞莊子刺虎)
史记·张仪列传:“亦尝有以夫 卞庄子 刺虎闻於王者乎? 庄子 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鬭,鬭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 以为然……一举果有双虎之功。”后用以指趁两个敌人互相争斗而两败俱伤之机打击敌人,将双方一齐消灭。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及 宋义 待 秦 赵 之毙,与昔 卞庄 刺虎同説者也。”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且宜两存而鬭之,犹 卞庄子 之刺虎,坐收其毙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闻 契丹 与 金 相攻,若 契丹 事成,他日自可收 卞庄子 刺虎之功。” 宋 陈亮 《酌古论一·先主》:“两虎方鬭,当收 卞庄子 之功。” 宋 岳珂 桯史·燕山先见:“﹝ 女真 ﹞视中国与 契丹 拏兵不止,鏖战不解,胜负未决,强弱未分,持 卞庄 两鬭之説。”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四节:“惟同国推刃,自相靡敝,久而不解,两虎之噬,恐利 卞庄 之刺。”
《漢語大詞典》:大厮并(大厮併)
大争斗,大吵闹。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更有场大厮併,月夜高烧絳蜡灯,只愁那烦扰非轻。”
分類:争斗吵闹
《國語辭典》:打冷战(打冷戰)  拼音:dǎ lěng zhàn
因寒冷或害怕,使全身猛然颤抖,如发冷一般。也作「打冷颤」、「打寒战」。
《漢語大詞典》:派仗
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 丁玲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我向来认为作家的本份是创作,而不必参与无意义的论争,更不要参加打派仗。” 刘绍棠 《蛾眉》二:“我们那个地方,本是天府之国的聚宝盆,接连打了八九年的派仗,草盛苗稀荒了地。”
分類:派别争斗
《國語辭典》:日月交食  拼音:rì yuè jiāo shí
1.日食和月食。比喻稀奇难见的事。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爷!怪事!怪事!只见日月交食,不曾见辘轴退皮。」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我从见日月交食,不曾见这个好争斗的后生,见了那大虫,无些儿害怕。」
2.形容相互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到今日却做了日月交食。」
《漢語大詞典》:控阋(控鬩)
控告争斗。清史稿·食货志一:“湖团者, 曹 济 客民种 苏 齐 界 铜 沛 湖地,聚族立团。既而土著归乡,控鬩无已。”
分類:控告争斗
《國語辭典》:明争暗斗(明爭暗鬥)  拼音:míng zhēng àn dòu
明里暗中都在互相争斗。形容彼此竞争激烈。如:「在这个功利主义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人为了利益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