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赶任务(趕任務)
多指不顾质量,贪求速度,以完成任务了事。 陆文夫 《移风》:“ 方知远 不答应,说文艺创作不能赶任务,急忙急促地弄不出好事情。” 冰心 《〈一九五六儿童文学选〉序言》:“他们为着‘赶任务’,或者以为写儿童文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以不必从深入生活出发,可以不劳而获。”
《國語辭典》:敷衍搪塞  拼音:fū yǎn táng sè
做事马虎,应付了事。《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再不然,旧尺牍上现成句子,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國語辭典》:风波平地(風波平地)  拼音:fēng bō píng dì
比喻突然发生事故或变化。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一出:「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也作「平地波澜」、「平地风波」。
《漢語大詞典》:撤烂污(撤爛污)
方言。喻不负责任,搞坏了事情。 茅盾 《官舱里》:“不过做到后来, 李涵秋 也撤烂污了。” 叶圣陶 《〈四三集〉自序》:“于是提起笔来写,虽说不愿意十分撤烂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将事’的毛病总不能免。”
《漢語大詞典》:阿磨
马虎了事。《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语雀儿:‘朕是百鸟主,法令不阿磨。’” 徐复 《敦煌变文词语研究》:“‘阿磨’是 唐 代的俗语,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八有过记载…… 颜氏 所说的‘砢么’,就是本文的‘阿磨’,都是迭韵字,意义也是‘轻忽其事,不甚精明’。”
分類:马虎了事
《國語辭典》:本末倒置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也作「本末颠倒」、「本末舛逆」。
《國語辭典》:弄巧成拙  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ó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有枉费心机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一六。净名法因禅师》:「祖师妙诀,别无可说。直饶钉嘴铁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
《國語辭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拼音: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
《國語辭典》:溜之大吉  拼音:liū zhī dà jí
迅速地偷溜逃跑,才是上策。《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其在一班势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原来他一见打烊,晓得要惠茶帐,早已溜之大吉,预先跑在楼下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