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乱心(亂心)
作乱的心思。左传·昭公二年:“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降祸於 周 ,俾我兄弟并有乱心。”
《漢語大詞典》:意乱心忙(意亂心忙)
犹心忙意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可耐此时是意乱心忙,眼光不定,看了半日,再也看不明白。”
《国语辞典》:意乱心慌(意乱心慌)  拼音:yì luàn xīn huāng
心中慌乱无主。如:「歹徒持刀抢劫,他在意乱心慌下交出身上财物。」也作「心忙意急」、「心慌意乱」。
《國語辭典》:荡心(蕩心)  拼音:dàng xīn
1.迷乱心志。《新唐书。卷七六。后妃列传上。徐贤妃》:「伎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酖毒,侈丽纤美,不可以不遏。」《宋史。卷二六三。列传。张昭》:「傥非天资英敏,识本清明,以此荡心,焉能无惑。」
2.放荡恣纵之心。《聊斋志异。卷七。细柳》:「汝弟荡心不死,故授伪金以挫折之,今度已在缧绁中矣。」
《漢語大詞典》:乱神(亂神)
扰乱心神。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忧而填骨,思兮乱神。”
《漢語大詞典》:撄心(攖心)
扰乱心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回首前情犹在目,顿将往事一攖心。”
《漢語大詞典》:干怀(干懷)
扰乱心意。北齐书·李元忠传:“ 元忠 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饮酒自娱,大率常醉。”
《國語辭典》:乱性(亂性)  拼音:luàn xìng
迷失心性,做出反常的行为。如:「喝多了酒会让人乱性,所以一定要有所节制。」
《漢語大詞典》:烦性(煩性)
扰乱心性。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小忍即歇。”
除散乱心印明
【佛学大辞典】
(印相)先舒左五指,安于脐轮之前,次舒右五指,安于左掌上。结此印已,入于西方无量寿如来之三昧。当观字,其字及我身十方悉皆为红莲华色。能使行者诸众生除散乱之心,入于三昧之位。见摄真实经中。
乱心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
【佛学常见辞汇】
散乱的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由散乱蔽覆于心,妨于禅定,如风中灯,虽有光明,不能照物,是名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