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短券
古代买卖交易的一种凭据。周礼·地官·质人“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汉 郑玄 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漢語大詞典》:马讼(馬訟)
有关马买卖引起的诉讼。周礼·夏官·马质:“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有马讼,则听之。” 郑玄 注:“讼,谓卖买之言相负。” 孙诒让 正义:“《大司徒》注云:‘争财曰讼。’ 郑 意盖以马卖买相负而讼,亦争财之事,故云马讼。”
分類:买卖诉讼
《漢語大詞典》:卖儥(賣儥)
买卖,交易。周礼·地官·司市:“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 郑玄 注:“儥,买也。”
分類:买卖交易
《漢語大詞典》:马侩(馬儈)
买卖马匹居中牟利的商人。史记·货殖列传“节駔会” 裴駰 集解引 南朝 宋 徐广 曰:“駔音祖朗反,马侩也。”
《漢語大詞典》:贸化(貿化)
买卖财货。化,“ 货 ”的古字。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史德:“夫 刘氏 以谓有学无识,如愚估操金,不解贸化。”
分類:买卖财货
《漢語大詞典》:贸货(貿貨)
买卖货物。宋书·前废帝纪:“藩王贸货,壹皆禁断。”
《漢語大詞典》:辟布
古代买卖双方就钱币出入事发生争执,管理市场的胥吏对此加以审察,定其是非曲直,谓之“辟布”。周礼·地官·司市:“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敍。” 郑玄 注:“辟布,市之羣吏考实诸泉入及有遗忘。” 孙诒让 正义:“盖凡万民买卖,贾直既定,而所与泉布或与所约之数不相应,或已付贾而物主诈称未付者,皆就其敍,案问其是非也。”
《漢語大詞典》:牛券
买卖牛的契约。 宋 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朝书牛券拈枯笔,暮祭蚕神酌冻醪。”
分類:买卖契约
《國語辭典》:掮客  拼音:qián kè
经纪人。是以独立第三者的立场,媒介他人间商业上的交易,而收取佣金的中间商人。《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何孝先晓得他大老官脾气,早同那卖翎管的掮客串通好的,叫他把价钱多报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子安道:『是个掮客。』」
《漢語大詞典》:侩卖(儈賣)
谓做牙侩拉拢买卖。广韵·去泰“侩”:“ 晋 令:侩卖者,皆当著巾,白帖额,言所侩卖及姓名,一足白履,一足黑履。”
《漢語大詞典》:开斛(開斛)
粮店开始买卖粮食。《“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当经议决,自本月八日起,一律开斛,以现洋斛米。”
分類:买卖粮食
《國語辭典》:开拍(開拍)  拼音:kāi pāi
开始拍摄电影或电视节目。
《漢語大詞典》:渔行(漁行)
旧时专门经营水产买卖的行栈。 峻青 《秋色赋·洞庭山一日记》:“渔行和保长的残酷剥削掠夺就不必说了。” 峻青 《秋色赋·洞庭山一日记》:“渔民头上三把刀:渔行、保长和强盗。”
《漢語大詞典》:渔牙(漁牙)
旧时为渔人、渔贩买卖双方说合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商行。《水浒传》第三八回:“那渔人道:‘我们等不见渔牙主人来,不敢开舱。你看,那行贩都在岸上坐地。’”
《漢語大詞典》:鱼伢子(魚伢子)
做鱼买卖的人;鱼行商人。 柳杞 《夫妻船》:“漂过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终于在《解放军进行曲》的歌声中,摆脱了鱼伢子鱼霸的层层剥削敲诈,进入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