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书翰
银笺
书简
鱼素
鸾书
锦鲤
缄札
简素
鱼信
鱼缄
缄翰
札翰
书子
尺帛
片鸿
《國語辭典》:书翰(書翰)  拼音:shū hàn
1.笔为羽翰所制,因此称笔所书者为「书翰」。《陈书。卷七。皇后传。后主沈皇后传》:「涉猎经史,工书翰。」
2.书信。《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辟为主簿,兼掌书翰。」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閒暇,我酌子萦弦。」
《国语辞典》:银笺(银笺)  拼音:yín jiān
书信。宋。王沂孙〈高阳台。残雪庭阴〉词:「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分类:书信
《國語辭典》:书简(書簡)  拼音:shū jiǎn
书信。《三国志。卷六三。吴书。赵达传》:「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宋史。卷三一○。王曾传》:「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也作「书柬」。
《漢語大詞典》:鱼素(魚素)
书信。 元 方回 《赠吕肖卿》诗之三:“ 湓浦 释鱼素, 阳山 杳雁程。” 清 吴伟业 《送何蓉庵出守赣州》诗之四:“小字裁鱼素,长亭响鹿车。”参见“ 鱼书 ”。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漢語大詞典》:鸾书(鸞書)
(1).书信。《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鸞书寄恨羞封泪,蝶梦惊愁怕念乡。” 明 李东阳 《山水图为曰会中书题送体斋先生》诗:“鸞书驛骑随车轮,倏忽咫尺如有神。” 明 沈琼莲 《送弟溥试春官》诗:“朝迎凤輦趋青琐,夕捧鸞书入紫微。”
(2).男女定亲的婚帖。 明无心子《金雀记·成亲》:“婚赖鸞书,姻盟帝府,光彩喜增门户。” 清 蒲松龄 《代毕器先覆颜山太史赵伸符启》:“伏愿金貂七叶,卜羔雁之成羣;兰桂满阶,见瑶环之并茁!欢同雀跃,喜报鸞书。”
《漢語大詞典》:锦鲤(錦鯉)
(1).鳞光闪烁的鲤鱼。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诗:“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
(2).指传说中的鲤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鲤鱼……三月则上渡 龙门 ,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唐 黄滔 《成名后呈同年》诗:“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驪龙不寐珠。”
(3).书信的美称。鲤,代指书信。 宋 李泳 《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 明 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就使裁书锦鲤,抒情 陇 梅。”
《國語辭典》:缄札(緘札)  拼音:jiān zhá
书信。唐。李商隐 春雨诗:「万里云罗一雁飞,玉珰缄札何由达?」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简素(簡素)  拼音:jiǎn sù
1.竹简与绢帛,古时用来写字。《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论曰》:「畅自心灵,而宣之简素,轮扁之言,未或能尽。」
2.简单朴素。《宋书。卷六四。裴松之传》:「博览坟籍,立身简素。」
《國語辭典》:鱼信(魚信)  拼音:yú xìn
书信。古人常将书信放入鱼形的木板中寄出,故以鱼信代指书信。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漢語大詞典》:鱼缄(魚緘)
书信。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或叨凤念,不黜鱼缄。” 元 张昱 《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诗:“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 清 姚燮 《少年游》词:“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参见“ 雁书 ”。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雁书(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唐。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缄翰(緘翰)
书信。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七:“或有淡薄相待、缄翰莽卤者,每吟 张博士 诗云:‘新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四方缄翰,日满閽者之袖。”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札翰
(1).书信。魏书·夏侯道迁传:“ 道迁 虽学不渊洽,而歷览书史,闲习尺牘,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诗:“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
(2).指奏折。旧唐书·宇文融传:“遂命百司长吏,方州岳牧,僉议都堂,广徵异见。羣词盈於札翰,环省弥于旬日,庶广朕意,岂以为劳,稽众考言,谓斯折衷。”
(3).泛指文章书画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务尚:“ 萧诚 自务札翰, 李邕 恒自言别书…… 萧 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翫,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宋 苏轼 《答言上人》:“比日法体佳胜,札翰愈精健,诗必称是,不蒙见示何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五俗字:“书字有俗体,一律不可復改者,如冲、凉、况、减、决五字,悉以水为冫(笔陵切,与冰同),虽士人札翰亦然。”
《國語辭典》:书子(書子)  拼音:shū zi
信函。《西游记》第三一回:「到了国中,递了书子,那国王就请师父降妖,取回公主。」《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宦成依旧搭船,带了书子,回湖州回覆两公子。」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尺帛
(1).长一尺的帛,言其少。战国策·赵策三:“公子 魏牟 过 赵 , 赵 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 刘君良 ﹞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
(2).指书信。 明 何景明 《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 清 遁庐 《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 汉 家尺帛,几时飞到?”
分類:书信一尺
《漢語大詞典》:片鸿(片鴻)
(1).孤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顺风挂帆,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
(2).指书信。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渺渺参辰,盈盈带水。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分類: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