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4,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回书
至祷
平安信
鳞翼
珍函
玉札
特此
尺鲤
寄信
面尘
书函
手帖
手示
闲书
敬上
《國語辭典》:回书(回書)  拼音:huí shū
答覆的书信。《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操从其言,款留来使,候发回书。」《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次早写了一封回书,向宦成道:『多谢你家老爷厚爱。』」
分類:回复书信
《漢語大詞典》:至祷(至禱)
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恳切的请求或希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明早幸驾少留片刻,以便趋教。至祷!至祷!”
《漢語大詞典》:平安信
报告平安的使者或书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大理丞 郑復礼 言: 波斯 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輒放一隻至家,以为平安信。”
《漢語大詞典》:鳞翼(鱗翼)
(1).代称龙凤。喻权贵。《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於是有弱冠王孙,綺紈公子,道不挂於通人,声未遒於云阁,攀其鳞翼,丐其餘论。” 李周翰 注:“鳞,龙也;翼,凤也。” 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是以攀附鳞翼,际会风云。”
(2).翅膀。宋书·孙处蒯恩等传论:“此诸将并起自竖夫,出於皁隶芻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奋其鳞翼。”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鳞翼俟风水,青云方阻脩。”
(3).鱼雁。指书信。 宋 柳永 《倾杯》词:“为忆芳容别后,水遥水远,何计凭鳞翼?” 元 关汉卿 《古调石榴花·怨别》曲:“俺也自知,絶鳞翼,断信息,几时回。”
《漢語大詞典》:珍函
(1).珍贵的匣子。 南朝 梁 刘潜 《雍州金像寺无量寿佛像碑》:“犹有香杖叠衣,红爪紺髮,可得崇以妙利,显用珍函。”
(2).对人书信的美称。 宋 赵抃 《游雁荡将抵温州寄太守石牧之》诗:“多谢贤侯见招意,数貽嘉咏与珍函。”
(3).书册的美称。 宋 苏轼 《谢吕龙图书》之二:“珍函已捧受讫,谨藏之於家以为子孙之美观。”
《國語辭典》:玉札  拼音:yù zhá
1.玉制的书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玉札》:「此金简玉札出自太上灵都之宫,刻玉为之。」
2.一种药。指地榆。唐。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3.尊称他人的书简。唐。皮日休 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三首之三:「数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浆漱齿空。」
《國語辭典》:特此  拼音:tè cǐ
特别在此。为公文、书信、契约用语。如:「特此更正」、「特此證明」。
《漢語大詞典》:尺鲤(尺鯉)
(1).长一尺的鲤鱼,言其大。语本《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文之材。” 宋 苏轼 《江西》诗:“何人得雋窥鱼矼,举叉絶叫尺鲤双。”
(2).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即以“尺鲤”指书信。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國語辭典》:寄信  拼音:jì xìn
寄出信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长赐书楼吃了一坛九年的陈酒,醉了一夜,心里快畅的紧,所以三千里外寄信告诉我。」
《国语辞典》:面尘(面尘)  拼音:miàn chén
当面陈述。为书信用语。多用于派人送达的信封上,以表客气。如:「面尘某某先生。」
《國語辭典》:书函(書函)  拼音:shū hán
书信的封套,引申为书信。《续汉书志。第七。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國語辭典》:手帖  拼音:shǒu tiě
泛指手写的书信、文章、字迹等。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七。虞世南别帖》:「虞伯施手帖,论儒学不使一日失业,恐子弟坠其家声,且戒之使其不息也。」
《漢語大詞典》:手示
书信用语。对对方亲笔来信的敬称。 清 程廷祚 《与家鱼门论古文书》:“读手示,知邇日留意古文。” 鲁迅 《书信集·致孔另境》:“奉到手示,刚刚都是我没法相帮的事。”
《國語辭典》:閒书(閒書)  拼音:xián shū
供消遣的书。唐。张籍 送许处士诗:「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閒书。」《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一天到夜,足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真比閒书看得还有滋味。」
《国语辞典》:敬上  拼音:jìng shàng
1.尊敬长上。如:「他敬上的言行,颇得长辈好评。」《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用于书信的结尾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