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也邪
语气助词。表疑问。庄子·齐物论:“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韵府拾遗 马韵》:华也(华也)
史记商君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
《國語辭典》:也好  拼音:yě hǎo
1.表示虽然与自己的原意不同,但是还可以同意的助词。如:「这事他弃权了也好,免得又节外生枝。」《元曲选。冻苏秦。第三折》:「听知的张仪哥哥,做了秦邦右相,我去那里图个进身,便不然也好借些盘缠。」
2.表示在所列举的情况下,其结果都不改变。如:「读书也好,运动也好,都不可偏废。」《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说强盗打劫也好,说盐枭打劫也好,横竖总在你贵境里出的抢案。」
《骈字类编》:嘉也
国语众而顺嘉也故曰亨
《漢語大詞典》:也么(也麽)
衬词。无义。 唐 钟离权 《赠吕洞宾》诗:“説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肩担著铁斧来也么,一箇越添忿怒精神恶。”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只争个迟也么疾,英雄志不灰,有一日登鰲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气也么消,有书函将军仔细瞧。”
分類:衬词无义
《韵府拾遗 马韵》:更也
南史何敬容传复仲尼能改之言惟子贡更也之譬
《骈字类编》:悦也(悦也)
易兑悦也
《國語辭典》:也波  拼音:yě bō
语句间的助词,无义。常用于戏曲中作为衬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当也波初,则道是峨冠士大夫,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在地为连理枝,在天为比翼鸟,波浪儿挣,心肠儿俏,畅好喜也波张京兆!」
分類:衬词无义
《漢語大詞典》:也那
(1).叹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塞鸿来也那!塞鸿来也那!”
(2).疑问词。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你早睡也那?你睡得着?”
(3).衬词,无义。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待去来呵,长街上列着兵马,哎!婆婆也,我可是怕也那不怕?”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想他每富家杀羊也那宰马,每日里笑恰,飞觥也那走斝。”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猛见那一带连山也那万里遥,高也么高,凸更凹。”
《漢語大詞典》:也啰(也囉)
衬词。无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大抵是那少年女奴也囉。”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止不过无钱也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兀的有人声也囉。”
分類:衬词无义
《國語辭典》:也许(也許)  拼音:yě xǔ
可能、说不定。如:「今天他也许会来。」
《漢語大詞典》:耳也
犹而已。管子·臣乘马:“阴冻释而蓺稷,百日不蓺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也。”晏子春秋·问上十五:“ 景公 问 晏子 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耳:“‘耳也’者,‘而已也’也。”
分類:而已
《漢語大詞典》:再也
(1).表示永远的意思。《水浒传》第六五回:“我却不要你去。你若不依我口,再也休上我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可是这一去,他便在 上海 耽搁住,再也不回 杭州 。” 曹禺 《明朗的天》第二场:“这间屋子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阴沉的感觉。”
(2).表示到了极限。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东去列车》:“ 凤英 再也忍不住了,愤怒终于爆发。”
《國語辭典》:也罢(也罷)  拼音:yě bà
1.只得如此,算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儒林外史》第七回:「如今也罢,我也告一个假,同你回去,丧葬之费数百金,也在我家里替你应用,这事才好。」
2.也好。表示对事情或然情况的认同。《红楼梦》第四二回:「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家去,你们街坊邻舍看著也热闹些。」
《國語辭典》:也么哥(也麼哥)  拼音:yě mó gē
语尾助词,无义。常用于戏曲中。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恰是省得也么哥!也么哥!则见他露春纤行展著底头觑。」
分類:戏曲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