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也夫
语气助词。表感叹。国语·晋语五:“ 靡筓 之役, 郤献子 见, 公 曰:‘子之力也夫!’” 宋 欧阳修 《读李翱文》:“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鲁迅 《花边文学·刀式辩》:“文学家看小说,并且豫备抄袭的,可谓关系密切的了,而且如此粗心,岂不可叹也夫!”
《國語辭典》:也曾  拼音:yě céng
曾经。如:「老师也曾当过学生,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分類:曾经
《漢語大詞典》:也耶
同“ 也邪 ”。 宋 苏轼 《后赤壁赋》:“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漢語大詞典》:也似
如同;一般。 宋 陆游 《次韵周辅道中》:“日淡风斜江上路,芦花也似柳花轻。”《水浒传》第七三回:“ 李逵 性起,砍将入去,泥神也似都推倒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
分類:如同一般
《骈字类编》:和也
礼记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
《漢語大詞典》:白也
白,指 唐 诗人 李白 ;也,助词,无义。语出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后因用作 李白 的代称。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书剑飘零伤 白也 ,英雄潦倒感黄金。”
《韵府拾遗 马韵》:往也
左传伊戾对曰小人之事君子也恶之不敢远好之不敢近敬以待命敢有二心乎纵有共其外莫共其内臣请往也
《骈字类编》:前也
何休公羊传序昔者孔子有云疏见前古下
《骈字类编》:顺也(顺也)
礼记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左传先大后小顺也 尔雅若惠顺也
《漢語大詞典》:也则(也則)
亦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但道我擢高第,教他休更许别人,俺也则不曾聘妻。”
《國語辭典》:也可  拼音:yě kě
也可以、也好。表示对事物或然情况的认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就使题目不是他出的,请他多拟几款条对,也可应应急。」
《骈字类编》:静也(静也)
国语里克曰我不佞虽不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也
《漢語大詞典》:也得
(1).也可以。表示许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奴见官人不下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也得也得,我与你説去。”
(2).也可以。表示足够。 宋 辛弃疾 《杏花天·嘲牡丹》词:“若教解语应倾国,一箇 西施 也得。”《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梁园 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漢語大詞典》:也与(也與)
亦作“ 也歟 ”。
(1).语气助词。表疑问。《论语·雍也》:“ 仲由 可使从政也与?”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乃生吮笔和墨以从事於其间,其犹有 桐 之风也歟?”
(2).语气助词。表感叹。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以子之疎且易,欲以其求知於天者,使人亦知之乎?宜谤之众也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卫人立晋》:“此圣人之所深惜而特起 卫 人立 晋 之文也歟!”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大概皆不能归咎于五十人煽动之故也欤!”
《漢語大詞典》:了也
宋 元 白话作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这是我的不是了也。”《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中:“此事泄漏了也。”《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子 在那里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