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汉钟离(漢鍾離)  拼音:hàn zhōng lí
相传为八仙之一。姓钟离,名权。参见「钟离权」条。
《漢語大詞典》:庐九(廬九)
庐江 、 九江 二郡的并称。《晋书·文苑传·伏滔》:“ 光武 连兵於 肥 舒 , 魏祖 驰马於 蘄 苦 ,而 庐 九 之间流溺兵凶者十而七八焉。”文选·陆倕〈石阙铭〉:“折简而禽 庐 九 ,传檄以下 湘 罗 。” 李善 注:“ 庐 ,庐 江 ; 九 , 九江 ;二郡名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六朝人﹞称 庐江 、 九江 为 庐 九 。”
《漢語大詞典》:鹤塞(鶴塞)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南朝 梁元帝 《迁荆州输江州节表》:“臣自拥旄 鹤塞 ,执兹龙节,幸逢银山自溢,玉烛调年。”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山临 鹤塞 ,非无 陶侃 之宾;气连牛斗,即有 张华 之剑。” 倪璠 注引《幽明录》:“ 陶公 在 寻阳 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地曰 鹤门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龙川 结祸, 鹤塞 称符。” 蒋清翊 注:“ 鹤塞 在 江州 。”
《漢語大詞典》:烟水亭(煙水亭)
古迹。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甘棠湖 上。 宋 周敦颐 子司封郎官 寿 建。取薄烟笼水之意以为名。亭久废, 清 康熙 五十九年重建。见《嘉庆一统志·九江府·古迹》
《漢語大詞典》:浔阳楼(潯陽樓)
古楼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 唐 韦应物 《登郡楼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诗:“始罢 永阳 守,復卧 潯阳楼 。”《水浒传》第三九回:“我在 鄆城县 时,只听得説 江州 好座 潯阳楼 ,原来却在这里。”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多时不曾上 潯阳楼 ,今日何不去一看?”
《漢語大詞典》:湓浦口
湓水 流至 长江 入口处。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序:“ 元和 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漢語大詞典》:傒语(傒語)
南朝 人讥称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人的语音。南史·胡谐之传:“ 谐之 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参见“ 傒音 ”。
《漢語大詞典》:傒音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南史·胡谐之传:“以 谐之 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 谐之 家教子女语。”
《漢語大詞典》:柴城
指 柴桑 。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唐 贾岛 《寄李存穆》诗:“信来从水路,身去到 柴城 。”
《漢語大詞典》:傒音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南史·胡谐之传:“以 谐之 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 谐之 家教子女语。”
《漢語大詞典》:渊明醉石(淵明醉石)
江州 德化县 楚城乡 (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乃 晋 陶渊明 所居之地。 宋 宣和 初,部刺史即其地立 陶渊明 祠。祠前横小溪,溪中盘屹一石,人称之为 渊明 醉石。土人遇重九日,即携酒撷菊,酹奠祠下,岁以为常。见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按 渊明 醉石,其地说法不一。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庐山 有 渊明 古迹处,曰 上京 …… 江 中有一盘石,石上有痕,云 渊明 醉卧於其石上,名 渊明 醉石。” 唐 陈光 有《题陶渊明醉石》诗。
《漢語大詞典》:傒狗
南北朝 时期,对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人的辱骂之词。南史·胡谐之传:“ 胡谐 是何傒狗,无厌之求。”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一:“江右戏詈人曰傒。南史·胡谐之传‘是何傒狗’, 谐之 南昌 人,可证傒同奚。”
《漢語大詞典》:黄远生
(1885-1915) 新闻记者。名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清光绪进士,曾赴日留学和在清政府任职。辛亥革命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等。1915年冬赴美国,不久在旧金山被暗杀。有《远生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