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太乙炉(太乙爐)
道家炼丹的炉。 唐 褚载 《赠道士》诗:“惟教鹤探 丹丘 信,不使人窥太乙炉。” 宋 张先 《三株媚·送舒亦山游越》词:“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
分類:道家炼丹
《漢語大詞典》:甲乙帐(甲乙帳)
(1). 汉武帝 所造帐幕。饰琉璃珠、夜光珠等珍宝者为甲帐,以居神;其次为乙帐,以自居。见汉武故事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穿 昆明池 ,营千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臺,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参见“ 甲帐 ”。
(2).财物收支帐册。 清 赵翼 《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再作长句报之》:“我将请司甲乙帐,朱出墨入烦记註。”
《國語辭典》:甲帐(甲帳)  拼音:jiǎ zhàng
汉武帝所造的帐幕。南朝梁。沈约 咏帐诗:「甲帐垂和璧,螭云张桂宫。」《太平御览。卷六九九。服用部。帐》:「汉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漢語大詞典》:鱼乙(魚乙)
指鱼目旁呈乙字状的骨头。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器语·机铳:“ 区怀瑞 有铭云:‘……节短势长,旋螺屈蠖,鱼乙畛分,犬牙绣错。’”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如衔鱼乙以为茹,如藉蝟栗以为坐。”
分類:鱼目骨头
《骈字类编》:三乙
月令广义:三甲朔三伏热。三乙朔小麦、大豆熟。三丙朔麻熟。三辛朔田少收。三壬朔旱。三癸朔涝。
《骈字类编》:李乙
魏武帝与王修书:孤之精诚,足以达君;君之察孑,足以不疑。但恐傍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长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國語辭典》:勾乙  拼音:gōu yǐ
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标上引号(「」),表示要抄录下来的资料,因引号易画成像乙的形状,故称为「勾乙」。
《韵府拾遗 质韵》:匿乙
学圃萱苏:汉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儿乙养为已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董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已出。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骈字类编》:江乙
晋书羊祜传:亮初为太傅杨骏参军,时京兆多盗窃,骏欲更重其法,盗百钱加大辟,请官属会议。亮曰:昔楚江乙母失布,以为盗由令尹。公若无欲,盗宜自止,何重法为?骏惭而止。
《國語辭典》:左乙  拼音:zuǒ yǐ
道家的藏书库。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左乙混洞东蒙录》:「三百宝轴,左乙在前。」
分類:道经四篇
《国语辞典》:太乙数(太乙数)  拼音:tài yǐ shù
一种古代术数。大抵本易纬乾凿度之太乙行九宫法,以占内外灾福、古今治乱等。今存有唐。王希明《太乙金镜式经》十卷。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子部。术数类二。太乙金镜式经》。也称为「太一数」。
《漢語大詞典》:乙正
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人之情”:“两句传写互易……当乙正。”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毋或弗敬’原作‘毋弗或敬’,乃误倒,今为乙正。”
分類:词句
《韵府拾遗 质韵》:党乙(党乙)
见上。
《韵府拾遗 质韵》:丹乙
王世贞金鱼赋:冠蹙浪之琼丙,抱含书之丹乙。
《漢語大詞典》:面乙
亦作“靣乙”。 谓面向东方。古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配五方,甲乙木为东方。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懿夫岳立大山,堆下数峯,靣乙臂坤,石嵌松瘦。”
《漢語大詞典》:令乙
第二道诏令;法令的第二篇。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汉书·江充传“尽劾没入官”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令乙:‘骑乘车马行驰道中,已论者没入车马被具。’”参见“ 令甲 ”。
《國語辭典》:令甲  拼音:lìng jiǎ
法令的首篇或首条。《汉书。卷八。宣帝纪》:「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后用为法令的通称。《元史。卷一七八。列传。王约》:「约又建议行封赠、禁服色、兴科举,皆著为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