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豹乔
曾乔
发乔
干乔
乔坐衙
乔断案
乔话
乔诘
乔躯老
乔人物
乔声势
乔势
乔相识
乔行径
乔性
《漢語大詞典》:豹乔(豹喬)
战国 魏 西门豹 和 春秋 郑 子产 的并称。 子产 又名 公孙侨 。侨,一作“乔”。两人均为古代贤臣,治绩卓著。 晋 潘尼 《赠长安令刘正伯》诗:“ 刘侯 抚西都,迈绩参 豹 乔 。”
《漢語大詞典》:曾乔(曾喬)
高耸。曾,通“ 层 ”。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豫章》:“盘薄广结,捎瑟曾乔。”
分類:高耸
《國語辭典》:发乔(發喬)  拼音:fā qiáo
做出引人发笑的动作。宋。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
分類:假装
《高级汉语词典》:干乔
装模作样
《漢語大詞典》:乔坐衙(喬坐衙)
亦作“ 乔作衙 ”。亦作“ 乔做衙 ”。 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是俺一家儿乔坐衙,説几句衷肠话。” 元 无名氏 《勘金环》第一折:“他每日在家中乔做衙,将人来欺负杀。”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佳期议允》:“渠年长伊鬢华,老年人话儿乔作衙。”
《高级汉语词典》:乔断案
指装腔作势耍威风
《漢語大詞典》:乔话(喬話)
反话;假话。《天雨花》第四回:“御史道:‘夫人不必説这些乔话了。’”
分類:反话假话
《國語辭典》:乔诘(喬詰)  拼音:qiáo jié
意有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蹠曾史之行。」
《漢語大詞典》:乔躯老(喬軀老)
怪模怪样、扭捏作态。亦指装腔作势、怪模怪样的人。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有那千般不实乔躯老,有万种虚嚣歹议论,断不了风尘。”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我这里着眼偷瞧,教人耻笑,怎覰那乔躯老屈脊低腰,款那步,轻抬脚。” 明 陈大声《醉花阴·赏灯》套曲:“社火每衣冠新制,灯影下乔躯老人未识。”
《漢語大詞典》:乔人物(喬人物)
无赖;怪人。 元 姚守中 《粉蝶儿·牛诉冤》套曲:“有一等贪哺啜的乔人物,就本店随机儿索唤,买归家取意儿庖厨。” 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这几箇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参见“ 乔人 ”。
分類:无赖怪人
《國語辭典》:乔人(喬人)  拼音:qiáo rén
恶棍、坏人。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你看那些札手风乔人酒量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中等的自有一样乔人,一只手学写了这几家字画,也就哄得人过,将假当真的买了。」
分類:无赖坏蛋
《漢語大詞典》:乔声势(喬聲勢)
装腔作势。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为甚么苫眉努目閒淘气,你来我去无些礼,揎拳攞袖乔声势。”
分類:装腔作势
《漢語大詞典》:乔势(喬勢)
装模做样。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麤棍子手内拿,破麻鞋脚下靸,腰缠着一綹儿麻,口咽着半块瓜,一弄儿乔势煞,饥寒的怎覷他。”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你可休把人来厮笑话,覷的人来似粪渣,打官司处使不着你粉鼻凹,覷不的铺眉苫眼乔势杀。” 明 姚茂良 《精忠记·诛心》:“他慌张乔势,到如今悔之自迟。”
分類:装模做样
《漢語大詞典》:乔相识(喬相識)
不诚实的怪伙伴。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埋怨难禁这两厢,这壁厢道咱是个不撑达、害羞的乔相识,那壁厢道咱是个不覩亲、负心的薄倖郎。”
分類:诚实伙伴
《漢語大詞典》:乔行径(喬行徑)
不正当的行为。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眼见的八九分是姦情,是谁家鬼精鬼精做出这乔行径。”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草草花花一梦惊,断了乔行径。”
分類:正当
《漢語大詞典》:乔性(喬性)
任性。任性易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凤仙 ﹞拂袖逕去。一座为之不懽。 八仙 曰:‘婢子乔性犹昔。’乃追之,不知所往。”
分類: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