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92,分133页显示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4  95  96  9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辅臣和乐益
无苦乐
大寂静乐
大知乐
不坏乐
非乐计乐
乐计非乐
先苦后乐
先乐后苦
先乐后乐
乐住林间
修习梵行先苦后乐
诵习经文先苦后乐
坐禅念定先苦后乐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辅臣和乐益
【三藏法数】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辅相大臣,和悦无诤,王所敬爱,安隐丰乐,随心所愿,皆得满足也。
无苦乐
【三藏法数】
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大寂静乐
【三藏法数】
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
大知乐
【三藏法数】
谓诸佛如来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见,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
不坏乐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之身,非烦恼无常之身,犹如金刚不能毁坏。身不坏故,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
非乐计乐
【三藏法数】
谓世间五欲之乐,皆是受苦之因,凡夫不了,妄计为乐,即成乐颠倒。(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三藏法数】
非乐计乐者,谓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了,妄计为乐,即成乐颠倒。(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乐计非乐
【三藏法数】
乐者,即涅槃清净之乐;非乐者,即苦义。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涅槃清净乐中妄计是苦,是为非乐颠倒。
【三藏法数】
乐即涅槃清净之乐,非乐即苦也。谓二乘为无明所覆,于如来清净涅槃,妄计是苦,是名非乐颠倒。(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于宿世,不行布施,不修福德,恒值贫贱,即便忏悔,改往所作,修于善行;后生人中,多饶财宝,无所缺乏,是名先苦后乐。
先乐后苦
【三藏法数】
谓或有人,先生富贵之家,衣食充足,受诸快乐;然心怀邪见,不能布施修福,多造恶业;后生地狱,受种种苦;若生人中,贫穷丑陋,无有衣食,是名先乐后苦。
先乐后乐
【三藏法数】
谓或有人,先生富贵家,多诸财宝,受诸快乐,复能敬重三宝,布施修福;后生人天中,恒受富贵,多饶财宝,称意自在,是名先乐后乐。(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乐住林间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当离愦闹,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默,思惟正道,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修习梵行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诵习经文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心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先苦后乐。
坐禅念定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坐禅念定,由禅定力,则能次第入诸三昧,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坐禅念定先苦后乐。(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数出入息,自然摄诸散乱,心得寂静,安住正理,与定相应;由此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数出入息先苦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