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约831后 【介绍】: 唐颍川人,字仲初。门第衰微,早岁寓居魏州。宪宗元和中初仕为昭应县丞。历太府寺丞、太常寺丞、秘书丞。文宗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故世称王司马。工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建又有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2? 字仲初,排行六,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及《唐才子传》卷四等均谓其大历十年(775)登进士第,非是。据其诗文考知,建平生未尝中进士。早年从军幽州。元和年间,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穆宗长庆初,由太常寺丞转秘书丞。后官陕州司马。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境况贫困。又曾出任光州刺史。(贾岛有《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或云即此王建,或云乃另一人。)约卒于文宗大和年间。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迟乃鹏有《王建年谱》。王建擅长乐府歌诗,与张籍齐名,题材风格亦颇相似,时称“张王乐府”。平生奔走南北,故作诗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用以针砭时弊,揭露现实。且用语简括,情思显豁,描写细致,语意含蓄,前承杜甫,后启元白。清人王士禛以之与元稹、白居易、张籍并称,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衰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豨。”(《渔洋精华录》卷五《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九)清人沈德潜则称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王建又有《宫词》百首,以大型组诗铺叙帝王宫禁之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后代效之者颇多,如蜀之花蕊夫人、宋之王圭等。诗集今通行者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王建诗集》。《全唐诗》存王建诗6卷,《全唐诗续拾》补王建诗2首。
唐诗汇评
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和岭南暮为从事。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八年,为眧应丞。入为太府寺丞。转秘书郎,迁秘书丞。大和二年自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后卜居咸阳原上。建与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与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许昌)人。有《王司马集》,词存十首,以《调笑令》流传最广。

作品评论

白居易《授王建秘书郎制》
诗人之作丽以则,建为文近之矣,故其所著章句,往往在人口中,求之辈流,亦不易得。
临汉隐居诗话
唐人亦多为乐府,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以此得名。其述情叙怨,委曲周详,言尽意尽,更无馀味。及其末也,或是诙谐,便使人发笑,此曾不足以宣讽怨之情,况欲使闻者感动而自戒乎?甚者或谲怪,或俚俗,所谓恶诗也,亦何足道哉!
诗话总龟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王建诗寒碎,故仁终不显。
彦周诗话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艇斋诗话
唐人乐府,惟张籍、王建古质。
韵语阳秋
唐王建以宫词名家。
沧浪诗话
以人而论,则有王建体。
沧浪诗话
大历后,……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唐才子传
建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批点唐音》
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后人不及者正在此,不及前人者亦在此。
诗薮
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
唐诗镜
王建七言稳得情事,兼带风味得佳。
《诗源辨体》
王建七言律,入录者仅得四五、其他句奇拗,遂为大变,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七言律,王建尚奇而昧于正,尚意而略于辞。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诗辩坻》
王建歌行,才思佻浅,便开《花间》一派,不待温、李诸公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仲初妙于不含蓄,亦自有晓钟残角之韵。后人徒称其《宫词》百首,此如食熊啖股,何尝得其美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司马律不能伟,排律尤劣,故昔人谓其俗。方回亦以为一体,列之为式,陋矣,
《古欢堂集杂著》
中唐刘梦得、王仲初调响词炼,高华深稳。
《唐诗品汇删》
王建、张籍外厌藻缋,内反精实。
一瓢诗话
王仲初长篇、小律,具有妙处,不可以宫词、乐府拘定其声价。
《唐七律隽》
张、王乐府妙绝一时,其精警处远出乐天、微之之上。元、白长庆篇虽滔滔不竭,然寸金丈铁,其间岂容无辩?惟近体则卑率寒陋,俱非所长也。
石洲诗话
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世之称仲初者,但知其七言古与《宫词》耳。即张、王并列,亦止于乐府,若五七律则概不相许。至谓司马律不能工,或病其俗。……俗情入诗,直寻天妙,固是风雅之本。世唯认错“俗”字,并“雅”亦失之,而所谓不俗者,乃真俗矣。按仲初律诗,实与司业合调,第司业妙于清丽,司马偏于质厚,不无微分。
北江诗话
王建、张籍以乐府名,然七律亦有人所不能及处。
养一斋诗话
建诗唯乐府可贵,宫词已浮冗,律诗尤浅俚不入格。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汉代歌谣,能以俚语成章,而自然新妙。七言由兹推广,自造新声。宫词妙绝时人,后来所祖。
《诗学渊源》
建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然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韩、柳、元、白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