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 【介绍】: 西汉时匈奴单于,名咸。呼韩邪单于子。初为左犁汗王,后为右犁汗王。王莽始建国三年,拜为“孝单于”,送归庭。乌珠留单于死,立为单于。贪莽赂遗,与汉和亲,仍侵掠不绝。
乌稽侯尸逐鞮单于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 【介绍】: 东汉时南匈奴人,名拔。单于檀弟。安帝延光三年立。时鲜卑数寇南部,单于忧恐,上言求修复朔方西障塞,顺帝从之。立四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91 【介绍】: 东汉末吴郡富春人,字文台。少为县吏,曾镇压许生(一作许昌)起事。灵帝中平元年,从朱俊镇压黄巾军,拜别部司马。寻迁长沙太守,又镇压区星等起义,封乌程侯。后与袁术合兵讨董卓,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讨卓得胜,入洛阳,后至鲁阳,拥有大量部曲。献帝初平二年,攻荆州刘表,被表将黄祖部下射死。次子孙权称帝后,追谥武烈皇帝。
全后汉文·卷八十一
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建宁末,府召署假尉。熹平中,历盐渎、盱眙、下邳丞。中平初,中郎将朱俊讨黄巾,请为佐军司马,以功拜别部司马。寻为张温司空参军,迁议郎,拜长沙太守,以功封乌程侯。义兵起,袁术表假中郎将,又表行破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三年,为术击刘表,战死。权称尊号,追谥曰武烈皇帝,庙号始祖。(案:孙策造吴,当编入《三国文》,孙坚当列前代。梁宣帝父统,情文帝父忠,从此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2—284 【介绍】: 即吴末帝。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休立,封为乌程侯。休卒,迎立为帝。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大将王浚先到建业,皓出降,封归命侯,吴亡。在位十六年。
全三国文·卷六十四
侯名皓,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大帝第三子和之子。以永安七年迎立,改元八,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皇、天册、天玺、天纪。在位十七年,降于晋,封归命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8—313 【介绍】: 西晋义兴阳羡人,字宣佩。周处子。初为别驾从事,举秀才。惠帝太安二年石冰反,与陈敏共破之。琅邪王司马睿初镇江左,以玘为仓曹属。后陈敏、钱璯反,率军相继讨平之,三定江南,拜吴兴太守,封乌程县侯,有政声。悯帝建兴元年,玘宗族强盛,因司马睿多用北人,乃谋杀害诸执政,以南人代之,事泄,忧愤而卒。谥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乌路孤。十六国时人。匈奴族铁弗部首领。初臣附于鲜卑族拓跋部,自以众落稍多,举兵外叛。归刘聪,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拓跋郁律时,什翼犍时,数犯拓跋部之西部,皆大败。后因兵败而死。
乌纥提 朝代:十六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东部鲜卑首领。视连之子,一名大孩。性软弱。耽酒色,不恤国事。乞伏乾归入长安,乌纥提屡抄其境。乾归率骑讨之,乌纥提大败,保于南凉。在位八年。卒年三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9 【介绍】: 十六国时南凉建立者。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后裔。世居河西,为部族首领。勇武有大志。后凉吕光时居廉川堡,从事畜牧农桑,修邻好,扩充势力。光拜为益州牧,左贤王。乌孤乃自称西平王,建南凉,年号太初。败吕光军,得乐都等三郡。越年,得羌族人民数万归附,乃更称武威王,徙居乐都,分立郡县,置车骑将军以下官属。后因酒醉坠马伤胁死。
叱卢乌孤跋 朝代:西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西秦人。仕乞伏国仁为建威将军。建义四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拥众叛于牵屯山。国仁率兵讨之,斩其部将叱罗侯,降者千余户。乌孤跋大惧,遂降,复其官位。
梁嵩遵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安定人。少有气侠。起家奉朝请,历司空外兵参军。萧宝夤为雍州刺史,引为中兵参军,深见信任。宝夤反,嵩遵伪受其署而反袭之,以功封乌氏县伯。官至荆州骠骑府司马。卒年四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0 【介绍】: 北魏广平列人人,字飞乌。宣武帝初,位河阴令,惩豪奴内监,威震京师。坐事除名。久之,拜治书侍御史、洛阳令,迁南兖州刺史。孝庄帝时,除河南尹。颇惮权势,威名大损。卒官。
僧乌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僧。少与彭城寺宝琼(白琼)共学,号乌琼,两人声德齐扬。梁武帝大通年间在建初寺弘扬《成实论》。后封为僧正。相传白琼圆寂日,神人预报乌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8? 【介绍】: 西魏代郡武川人,字天恩。少善骑射,以战功封深泽县男。贺拔岳被杀,德以拥宇文泰功,加征西将军、平凉太守。又以奉迎北魏孝武帝西迁功,进封下博县伯,行东雍州事,赐姓乌丸氏。累从宇文泰征伐有功。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官泾州刺史。卒官,谥献。
释慧哲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襄阳赵氏子。陈季始依建初璚公。璚时为大僧正。貌正紫。众号乌璚。后依彭城宝璚。貌洁晢。号白璚。皆大进所业。然性矜伐傲诞。俄而徙事兴皇道朗。以究所未至。尝行路遇雷雨。从容徐步达寺。则水满靴矣。平居视瞻无回。举止必循规矩。善护根门。节量口腹。便利涤沐。虽以赴请信宿俗舍。未或见其污秽。故识者伏其持守云。嗣开三论。光价斯倍。遂领徒归乡里。住城西望楚山龙泉寺之光福禅房。涅槃三论递互弘阐。轮下三百馀人。成器传灯可五十。慧品法粲智嵩法同慧璿慧楞等。开皇十七年四月。卒于龙泉。寿五十有九。葬西望山。沙门慧响文其墓碑。响思力遒强。辟道衡尤加敬。又洪哲闲大小乘。世号前后哲云。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慧哲。姓赵氏。襄阳人。识度弘朗业操清远。出家已后南趣杨都。会陈国文昌载隆三宝。僧正琼公精理入神净行纯备。微衔紫相。世号乌琼。帝尚重焉。奉为大僧正也。监护法城为物依止。陈氏王族归戒所投。自馀槐棘无敢造者。住建初寺。祯明元年忽然坐逝。葬楼湖之山。天子哀之。以黄麾诸杖。卫送墓所。初未结顷。所住寺塔三日光现因而告终。道俗异焉。时彭城寺宝琼者。善讲说有风采。形相奇白世号白琼。事见别传。哲初参听其讲大开令业。聚徒讲说。屡发新声。以慧悟自矜颇怀傲诞。承兴皇道朗神辩若剑罕有当锋。因而从其言晤。往复移时答对逾远。哲大异之。即从伏听。沈隐微密自然通解。而威容自矜动止怀法。曾于行路忽遇雷雨霈汪 哲从容如常不失规矩。时泻靴水安行达寺。行步详序视瞻不眄。转身徐顾无妄乖越。时人呼为象王哲也。又善护根门节量口腹。便利涤沐罕有延滥。所以召请俗舍信宿经时。皆不睹其流秽。叹美增盛。及讲三论俊朗之响重光先价。引众溯流届于本邑。住城西望楚山光福禅房下龙泉寺。常以弘法为务。涅槃三论递互相续。学士三百馀人。成器传灯可有五十。即惠品法粲智嵩法同慧璿慧楞等是也。各领徒属所在通化。开皇十七年四月卒于龙泉。时年五十有九。葬于四望山寺。弟子惠嵩等竖碑于本住。沙门惠向制文。向有奇才。思力遒壮。为总管薛道衡所重。嵩有学声多所游贯。今住京都频扬讲说。时周邑有洪哲者。统闲大小每开法肆。以达解之望徵延慧日故。西楚传号为前后两哲云。
僧智凯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6 【介绍】: 唐僧。润州丹阳人,俗姓冯。幼孤,听吉藏讲《法华经》,遂师之为僧。身相黑色,时称乌凯。随吉藏住会稽、嘉祥等寺,吉藏门人,无出其右。后住静林寺。高祖武德七年,于剡县授徒。太宗贞观元年,住馀姚小龙泉寺,专讲三论大品。十九年,住越州嘉祥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冯氏。丹阳人。幼孤。昉六岁。偶从吉藏法师听法华火宅品。归谓其母曰。经明火宅者。我身也。若我是火宅。我应烧人。既不能烧。则无我可知矣。是夕达旦无𥧌。遽辞母。诣藏求出家。貌黑甚。故时称之。乌凯云。年十三。藏使覆述。并不拘经论。依藏会稽住嘉祥等寺。逮藏入京。即还静林聚徒。武德七年。或复请于剡县弘导。众至五百。贞观元年。常于馀姚县小龙泉寺开三论大品等经。誓不他往。离睡眠。却供施床坐水饮而已。佛殿之后。忽涨一池。曰吾可以卒岁矣。俗恶狗子。生辄弃置。使饥冻死。凯闻而怜之。悉为收聚养畜。虽践污被褥弗恨。十九年都督齐公迎致于嘉祥寺。敷畅三论义学集者。八百馀人。僚庶毕序。教门为之光显。时龙泉池竭。凯叹曰。吾不反矣。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方升座。手执如意。嘿然加坐而卒。葬全身于大禹山。起塔七层。以旌其德。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义解篇十
释智凯。姓冯氏。丹阳人。父早亡。六年听吉藏法师法华火宅品。夜告母曰。经明火宅者。只我身耳。若我是火宅。我应烧人。既其不烧明知无我。终夜达朝诣藏出家。身相黑色。故号乌凯。年十三。覆藏经论纵达。论并不拘检约。随藏会稽嘉祥等寺。门人英达无敢右之。及藏入京即还静林聚徒常讲。武德七年。剡县立讲听徒五百贞观元年。往馀姚县小龙泉寺。常讲三论大品等经。誓不出寺胁不亲席。不受供施自僧而已。佛殿之后忽生一池。便曰。只饮此池可以卒耳。为性慈仁言极獚厉。时越常俗多弃狗子。凯闻怜之乃令拾聚。三十五十常事养育。毡被卧寝不辞污染。至十九年。齐都督请出嘉祥令讲三论。四方义学八百馀人。上下僚庶依时翔集。用为兴显也。百有馀日日论十人。答对冷然消散无滞。初发龙泉小池即竭。凯闻叹曰。池竭食亡吾无返矣。至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依常登座。手执如意默然不言。就捡已终。乃加坐送大禹山七日供养。常有异香。州宰自捡深发坚信。乃起塔七层以旌厥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