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02,分314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刘祎之(字 希美 世称 北门学士 )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康庭芝(别称 康庭之、康廷芝 庭之、廷芝 行第 五 )
张易之( 恒国公 行第 五 别称 张五郎 )
李澄之(别称 李登之 登之 )
黄元之
张敬之(字 叔謇 )
姚崇( 姚元崇、姚元之、元之、崇 名 元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号 名相 )
刘穆之( 穆 )
刘希夷( 刘庭芝 字 庭芝、廷芝、挺之、延之、字挺之 )
李迥秀(字 茂之、字茂实 别称 风流之士 )
卢藏用(字 子潜 别称 多能之士 行第 二 )
张敬之
张循之(别称 张循 )
其它辞典(续上)
乔知之(别称 卒于690年 行第 十二 )刘祎之(字 希美 世称 北门学士 )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康庭芝(别称 康庭之、康廷芝 庭之、廷芝 行第 五 )
张易之( 恒国公 行第 五 别称 张五郎 )
李澄之(别称 李登之 登之 )
黄元之
张敬之(字 叔謇 )
姚崇( 姚元崇、姚元之、元之、崇 名 元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号 名相 )
刘穆之( 穆 )
刘希夷( 刘庭芝 字 庭芝、廷芝、挺之、延之、字挺之 )
李迥秀(字 茂之、字茂实 别称 风流之士 )
卢藏用(字 子潜 别称 多能之士 行第 二 )
张敬之
张循之(别称 张循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0 【介绍】: 唐同州冯翊人。有俊才,以文词闻名,所作篇咏,时人多讽诵之。武则天时,累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侍婢曰窈娘,美而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婢,婢得诗感愤自杀。承嗣怒,因讽酷吏诛之。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 一说卒于690年,不确。排行十二,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垂拱元年(685)曾随左豹韬卫将军北征同罗、仆固。万岁通天元年(696)随建安王武攸宜击契丹。与陈子昂友情甚笃,与王无竞、沈佺期、李峤等初唐诗人亦有唱酬。乔知之早年曾隐居,北征时年已近半百,殆长陈子昂十余岁。颇有平边壮图,为御史监军同城时,陈子昂草《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可复按。有宠婢为武承嗣所夺,知之作《绿珠篇》以寄情。婢见之感愤自杀。承嗣大怒,遂下狱死。生平略见《旧唐书》本传、《朝野佥载》卷二、《本事诗》、《唐诗纪事》卷六。《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乔知之(?一697),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垂拱二年,官左补阙,时金微州都督仆固叛,命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周讨之,以知之摄侍御史护其军事。后官至左司郎中。知之有美婢窈娘,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作《绿珠为》以寄情。婢得诗,感愤自杀。承嗣怒,讽酷吏罗织诛之。有《乔知之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知之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允称俊才,所作篇咏,时人多讽诵之。《唐诗品》
左司以风骚自命,藻思横陈,寄情宛委,摛琢俊丽。如《定情篇》,在汉魏诸子,亦当推其七雅:《绿珠》、《羸骏》之作,梁陈虽往,径榭更新。然《绿珠》恨情如海,竟召铅华之祸,词虽合节,志实流荡,风人令轨,曷有于此?至若“豫游龙驾转,大乐凤箫闻”,太平景象,宛往言前;“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感人之泪,闻者倾脱。可谓宫商并奏,风雅综出,艺家门户,鸿朗郁纡者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3—687 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辞知名,时人号“刘、孟、高、郭”,同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为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论次新书。又密令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二年(677),转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流巂州,数年后召为中书舍人。转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武后临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三年(687),得罪武后,赐死于家。睿宗即位,追赠中书令。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文集7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5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7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 【介绍】: 唐定州义丰人。美姿容。晓音律歌词,由弟张昌宗引荐入侍武则天,颇受宠信,宫中呼为五郎。历官控鹤监、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中宗神龙元年,张柬之等迎中宗复位时被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5 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排行五,时称张五郎。初以门荫入仕,累迁尚乘奉御。时年20余,白皙美貌,善音律歌词。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由太平公主荐入宫禁,为武则天之男宠。常傅粉施朱,衣锦绣之服。后历任司农少卿、控鹤令,权倾一时。长安元年(701)为麟台监,封恒国公。神龙元年(705)正月,为张柬之等所杀。其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4首。多为宋之问、阎朝隐所代作。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易之。左仆射行成族子。幼以门荫累迁尚乘奉御。武后临朝。为司卫少卿。圣历二年置控鹤府。以易之为监。寻加麟台监。封恒国公。武后卧疾长生院。易之引支党谋为不轨。左台御史中丞宋璟请按摄当斩。后不许。神龙元年。张柬之崔元炜率羽林兵入迎仙院诛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673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叔謇。张柬之弟。十四岁时,中书舍人王德本闻其才名,命其赋诗,立就,遂荐其应天下奇佚科,因年幼而未第。后以门荫补成均生,获高第,授将作郎。常与诸兄研读经史,以述作为务。卒时仅廿五岁。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9—673 字叔謇,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柬之之弟。14岁时,中书舍人王德本命赋诗,并荐其应天下奇佚科,因年幼而未第。后以门荫补成均生,获高第,授将仕郎。常与诸兄研读经史,以述作为务。卒时仅25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四〇收其墓志,墓志中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续补遗
敬之,字叔謇,襄阳人。柬之弟。以门荫补成均生,高第,授将仕郎。后以述作为务。咸亨四年卒,年二十五。诗一首。(《全唐诗》无张敬之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改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为灵武道大总管,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复出为申、徐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崇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六首。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陜州硖石人。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凤阁侍郎。为张易之所谮。改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神龙元年。预谋诛张易之兄弟。以功封梁县侯。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中书令。先天二年改紫微令。进封梁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712 【介绍】: 唐河间鄚县人,名穆,以字行。武则天时,历户部员外郎、祠部郎中。中宗神龙中,官中书舍人内供奉。丁母忧,服阕,授石州刺史。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穆之。神龙时中书舍人内供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约679 【介绍】: 唐汝州人,一作颍川人,字庭芝,或作廷芝、挺之、延之,或作一名庭芝。肃宗上元二年进士。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意柔婉丽,且多感伤情调。相传宋之问乃其舅,欲据其《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为己有,遣人以土囊压杀之。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 字庭芝,一作廷芝,作挺之者,误。汝州(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郑益榜进士。《旧唐书》本传谓“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今存诗中确以从军、闺情之作为多,《旧传》之评不为无据。《大唐新语》卷八又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是稍为时人所称。”希夷卒年不可考,观其《故园置酒》诗“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等语,似其享年在中寿以上。《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今人陈文华有《刘希夷诗注》。唐诗汇评
刘希夷(651-?),字庭芝,一说字挺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一说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卒年不可考,一说未及三十。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开元中孙翌编《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遂为时人所称。相传希夷舅宋之问爱其《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恳乞,希夷许而未与,之问怒,遂以土囊压杀之。其说未可信。有《刘希夷集》十卷,又《诗集》四卷,均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后村诗话
希夷虽则天时人,然格律已有天宝以后之风矣。唐才子传
(希夷)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占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时所重。《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庭芝藻思快笔,诚一时俊才,但多倾怀而语,不肯留馀。如《采桑》一篇,真寻味无尽。《春女行》前半亦婉约可思,读至“忆昔楚王宫”以下,不觉兴阑人倦矣。钟氏盛称之,独贬其《代悲白头翁》。此诗悲歌历落,昔人之赏自不谬。特亦微嫌太尽。《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诗如花落鸟啼,宋(按指宋之问)诗似云蒸霞蔚,不徒手笔回异,各有所长。石洲诗话
刘汝州希夷诗,格虽不高,而神情清郁,亦自奇才。《湘绮楼论唐诗》
希夷源出江、谢,脱手弹丸,宛转生情,歌行杂言,同辟新体,亦摹古而能自见者,然去古日远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雍州泾阳人,字茂之。李大亮族孙。及进士第,又中英才杰出科。累转考功员外郎。武后爱其才,甚宠待之,迁凤阁舍人,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坐赃出为庐州刺史。张易之诛,贬衡州长史。中宗即位,授将作少监,累迁鸿胪卿、修文馆学士。雅有文才,广交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终兵部尚书。卒年五十,赠侍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 字茂之,一说字茂实,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人。进士及第。弱冠中英材杰出科,调相州参军事。累转考功员外郎,迁凤阁舍人,进天官(吏部)侍郎。武后长安元年(701)以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四年,贬为庐州刺史。再贬衡州长史。中宗即位,召授将作少监。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约睿宗景云二年(711),迁兵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旋卒于官。赠侍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之《武后本纪》、《中宗本纪》、《宰相世系表二上》,《唐诗纪事》卷九。迥秀雅有文才,时称风流之士。《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迥秀。赠秦州都督大宽族孙。弱冠应英材杰出举。长安初历天官夏官二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出为庐州刺史。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持节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终兵部尚书。赠侍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14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子潜。少以辞学指称。举进士,不得调,乃隐终南学练气辟谷。武周长安中,召授左拾遗,上疏极谏作兴泰宫,不从。中宗神龙中,擢中书舍人,数纠驳伪官。景龙中,为吏部侍郎,于权要多所迁就。又迁黄门侍郎。附太平公主,配流岭表。玄宗开元初卒,年五十余。工篆隶,好琴棋,当时称为多能之士。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及登朝,趑趄诡佞,专事权贵,获讥于世。有集及《春秋后语》、《子书要略》、《老子注》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潜,排行二,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举进士,不调,隐于终南、少室二山,而心冀徵召,时人称为“随驾隐士”。武后长安中,召授左拾遗。中宗时,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转工部侍郎。玄宗先天元年(712)冬或开元元年(713)春,迁尚书右丞。旋因附太平公主,流配岭南。改昭州司户参军,迁黔州长史,50余岁卒于始兴。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藏用善属文,工书,好琴棋,时称多能之士。少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能终始交。曾为陈子昂编集、撰序、作传,最先对陈子昂文学成就予以高度评价。《新唐书·艺文志》载著作多种,有文集30卷(《旧唐书》本传与《经籍志四》作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人。举进士不得调。隐居终南山。长安中徵拜左拾遗。神龙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景龙中至尚书右丞。先天中。坐附太平公主配流岭表。会交阯叛。有捍禦劳。改昭州司户参军。迁黔州长史判都督事。未行卒。年五十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贝州清河人。武则天时,历侍御史、户部员外郎,转司勋、考功郎中。曾为乾封令、汉、寿二州刺史。后官至太府卿,天官、礼部二侍郎。以武则天临朝,常指所服谓子曰,此莽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