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典故(续上)
栽桃李
仲华遇主
主父(又作:主父西游)
主诺
典故
栽桃李

相关人物
简主

参考典故
树桃李


《韩诗外传》卷七~306~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诗曰:「无将大车,惟尘冥冥。」

例句

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 杨巨源 上刘侍中

方因旧桃李,犹冀载飞鸣。 皇甫冉 上礼部杨侍郎

昔年桃李已滋荣,今日兰荪又发生。 高退之 和主司王起

典故
仲华遇主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樊晔(字仲华)


《后汉书》卷七十七《范晔传》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徵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引见云台。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因戏之曰:「一笥饵得都尉,何如?」晔顿首辞谢。及至郡,诛讨大姓马适匡等。盗贼清,吏人畏之。数年,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视事十馀年,坐法左转轵长。

例句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皇甫冉 送崔使君赴寿州

典故 
主父西游

相关人物
主父偃


《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客甚困。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乃拜偃、乐、安皆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

例句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李贺 致酒行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高适 送蔡山人

典故
相关人物
宗资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序》
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例句

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张说 出湖寄赵冬曦

宗资主诺,成瑨坐啸。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主父  拼音:zhǔ fù
1.古代婢妾、仆役对男主人的称呼。《战国策。燕策一》:「妾知其为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唐。皇甫枚《王知古》:「主父近承天书赴阙,郎君复随计吏西征,此惟闺闱中人耳,岂可淹久乎?」
2.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于其子惠文王,自称「主父」。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3.复姓。赵武灵王号主父,其后支孙乃以之为氏。如汉朝有主父偃。
《漢語大詞典》:主诺(主諾)
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唐 陈子昂 《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坐啸徒积,主诺空慙。” 唐 张说 《出湖寄赵冬曦》诗之二:“ 湘浦 未赐环, 荆门 犹主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