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7,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长宁公主
金城公主
安乐公主( 裹儿 )
李隆基(世称 唐明皇 庙号 玄宗、唐玄宗、元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至道大圣大明孝帝、开元神武皇帝、明 别称 明皇帝、明皇 楚王、临淄郡王、平王 )
宜芬公主( 豆卢 )
永泰公主(名 李仙蕙 号 墓为陵 )
李花山(字 令则 淮阳公主 )
凉国公主( 㝹 字 华庄 仙源公主 )
玉真公主(字 持盈 崇昌县主 )
和政公主
小宁国公主(号 小宁国公主 别称 少宁国公主 )
宁国公主( 萧国公主 )
李适(字 子至 庙号 德宗、唐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奉节郡王、鲁王、雍王 尊号 圣神文武皇帝 )
梁国惠康公主( 凉国惠康公主、惠康 永昌公主 )
其它辞典(续上)
宜城公主( 义安郡主 )长宁公主
金城公主
安乐公主( 裹儿 )
李隆基(世称 唐明皇 庙号 玄宗、唐玄宗、元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至道大圣大明孝帝、开元神武皇帝、明 别称 明皇帝、明皇 楚王、临淄郡王、平王 )
宜芬公主( 豆卢 )
永泰公主(名 李仙蕙 号 墓为陵 )
李花山(字 令则 淮阳公主 )
凉国公主( 㝹 字 华庄 仙源公主 )
玉真公主(字 持盈 崇昌县主 )
和政公主
小宁国公主(号 小宁国公主 别称 少宁国公主 )
宁国公主( 萧国公主 )
李适(字 子至 庙号 德宗、唐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奉节郡王、鲁王、雍王 尊号 圣神文武皇帝 )
梁国惠康公主( 凉国惠康公主、惠康 永昌公主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宗女。始封义安郡主。嫁裴巽。巽有嬖姝,公主恚,刖耳劓鼻,且断巽发。中宗怒,斥为县主。久之,复故封。神龙时,与长宁等七公主皆开府置官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710 【介绍】: 唐中宗女,韦后生,小名裹儿。初适武三思子崇训。中宗复位,韦后与三思私通,把持朝政,公主亦恃势骄横,纳贿授官,墨敕斜封授之,时称“斜封官”。崇训死,改嫁武延秀。欲拥韦后临朝,以己为皇太女,乃合谋毒死中宗。后临淄王李隆基起兵,韦后及延秀、公主皆被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0 小名裹儿,中宗李显幼女。生于房陵。初为郡主。武后长安间,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中宗神龙间,开府置官属,多纳贿售官,骄奢纵欲,势横一时。神龙三年(707),武崇训死,更嫁武延秀。景龙四年(710)被杀,追贬悖逆庶人。《新唐书》有传。《全唐诗》收其与中宗等联句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62 【介绍】: 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5—762 即唐玄宗,谥曰明,故亦称唐明皇。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封临淄郡王。因诛韦后有功,立为太子。先天元年(712)继位,在位45年,前期励精图治,以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形成“开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国事日非,终于引发“安史之乱”。后因受肃宗监视,悒郁而死。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玄宗多才多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王世贞云:“明皇藻艳不过文皇(太宗),而骨气胜之。”又云:“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艺苑卮言》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诗序1首。唐诗汇评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睿宗第三子。景云初,以诛韦氏功,立为皇太子。延和元年即帝位。天宝末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后奔蜀,册太子亨即位灵武。两京收复后,还京。上元二年卒。隆基多才艺.知音律,善书法,工诗能文,有《玄宗集》,己佚。《全唐诗》存诗一卷。词学图录
李隆基(685-762)庙号玄宗。陇西成纪人,睿宗第三子。《旧唐书·本纪》称"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有《好时光》词云:"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全唐文·卷二十
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垂拱元年生。三年封楚王。长寿二年降封临淄郡王。韦后矫诏称制。帝定策讨乱。拜殿中监。唐隆元年进封平王。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监国。延和元年七月即位。累加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神文武孝德證道皇帝。至德元载七月禅位。册为上皇天帝。在位四十五年。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元宗。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或曰:“唐自神龙以还,品格渐高,颇通远调。”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其于诗义,亦固然尔。玄宗内智明朗,睿心疏畅,既新国步,遂拾词华。开元之际,君臣悦豫,饯别临游,动纾文藻,而感旧瞩芳,探奇校猎,情欣所属,辄有命赋。一时赓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词人竞进,六艺争长,固已陵夸建安之迹,而泳贞观之馀波矣。然贞观之初,浮靡虽去,而绮丽犹扬。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陈具,吏事深刻,人怀密志,无复疏节,先时风轨,为之一变。故感惕之言,易流于激,悲愤之调,不吐其华,骨气顿高,风神遂委,而藻思丽情渐异往时矣。天宝之后,治人凋谢,而乱梗外集,飘零奔溃,无复治朝之风,求之风人闲雅之意,盖亦徵(微)矣。三变之端,殆有出于此乎!《艺苑卮言》
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语象,则“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语境,则“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语气,则“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语致,则“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唐诗归
钟云:六朝帝王鲜不能诗,大抵崇尚纤靡,与文士竞长,偏杂软滞,略于文字中窥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韵风力一洗殆尽,开盛唐广大清明气象,真主笔舌与运数隆替相对。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永泰公主(685年-701年),本名李仙蕙,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永泰公主曾以郡主身份下嫁于武延基,后被中宗追赠为永泰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新唐书》记载,永泰公主为武则天所害。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令则。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女,母王德妃,惠宣太子李业、凉国公主李㝹的同母姐妹。武周长安年间,封淮阳公主,十七岁嫁琅邪王氏王承庆,王承庆官至太子少詹事、临沂公。长安四年(704年)十月十六日,淮阳公主在女儿王怜儿出生时,因难产去世于东都洛阳永丰坊的家中,享年十九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7—724 【介绍】: 唐睿宗女。名㝹,字华庄。始封仙源公主,下嫁温彦博曾孙温曦。改封凉国公主。玄宗立,进封长公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 【介绍】: 唐睿宗女,字持盈。始封崇昌县主。与金仙公主皆为道士,筑观京师,进号上清玄都洞三景师。玄宗天宝中请去公主号,罢司邑,归之王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肃宗女。下嫁柳潭。安禄山陷长安,公主弃三子,与潭以马载宁国公主,日步行百里,躬亲薪灶,以奉宁国。自军兴,财用耗,公主以贸易取奇赢千万赡军。代宗时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1 【介绍】: 唐荣王李琬之女。肃宗乾元元年随宁国公主陪嫁回纥,及宁国返唐,升为可敦。历配英武、英义二可汗。号小宁国公主,亦称少宁国公主。长寿天亲可汗立,令其居外,戮其与英武(一说英义)所生二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肃宗幼女。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肃宗乾元元年,嫁回纥毗伽可汗。俄而可汗死,国人欲以公主殉,公主以为回纥万里结婚,本慕中国,故不可以殉,乃剺面哭,从回纥俗。后以无子,得还。德宗贞元二年,徙封萧国公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2—805 【介绍】: 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2—805 即唐德宗,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奉节郡王。代宗宝应元年(762)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八月改封雍王。广德二年(764)封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即位,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卒。庙号德宗。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善属文,尤工诗。常于宫中唱和,亲自品评等次。与学士论诗,深夜不寐。又常亲试制科举人文辞,中者称门生。李肇称:“德宗晚年绝嗜欲,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国史补》卷中)胡震亨评曰:“德宗诗尚雅正。”(《唐音癸签》卷五)《全唐诗》存诗15首,《全唐诗逸》补断句2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全唐文·卷五十
帝讳适。代宗长子。天宝元年生。至德元年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五月进封鲁王。八月徙封雍王。出镇陕州。广德二年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建中元年正月。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在位二十一年。年六十四。谥曰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
人物简介
简介
唐宪宗李纯长女,母不详。始封 普宁公主。唐宪宗特爱之。宪宗元和三年(809年), 山南东道 节度使 于頔为其子于季友求娶公主。普宁公主下嫁于季友。唐宪宗元和年间,徙封为永昌公主。公主逝世后,皇帝下诏追封为 梁国公主及谥惠康。将要入葬的时候, 度支上奏 义阳公主、义章公主 葬礼用钱四千万,有诏减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