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29,分16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为道
为道
为法
当为
为非
愿为
为时
非为
已为
为然
为甚
为臣
为害
尔为
相为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 ,敝邑为道。’”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分類:向导
《漢語大詞典》:为法(爲法)
(1).制定法律。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
(2).成为法则。 唐 韩愈 《进学解》:“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韵府拾遗 支韵》:当为(当为)
书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传布力立治之功汝群臣当为之
分类:当为
《韵府拾遗 微韵》:为非(为非)
后汉书崔骃传道无常稽与时张弛失仁为非得义为是
分类:为非
《韵府拾遗 支韵》:愿为(愿为)
王袆咏归亭赋彼小相之愿为兮亦量能以自计
分类:愿为
《漢語大詞典》:为时(爲時)
犹言从时间上看。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审查诸公的删掉关于我的文章,为时已久。”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三:“因为时不久,还没有完全办妥。”
《漢語大詞典》:非为(非爲)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韵府拾遗 支韵》:已为(已为)
后汉书质帝纪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罹寇害残夷实甚昔之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已为之况我元元婴此因毒其调比郡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
《漢語大詞典》:为然(爲然)
是这样。孟子·离娄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 舜 为然。”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数语自觉曲尽,未审良工谓为然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序》:“此种变幻之理,不独词曲为然,帖括、诗文皆若是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这情形不独女界为然,男人也多如此。”
《漢語大詞典》:为甚(爲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分類:为什么
《漢語大詞典》:为臣(爲臣)
指臣位,官职。孟子·公孙丑下:“ 蚔鼃 諫於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赵岐 注:“三諫不用,致仕而去。”
分類:为臣官职
《國語辭典》:为害(為害)  拼音:wéi hài
加害,造成祸害。《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倘有漏泄,为害不浅。」
《高级汉语词典》:尔为
如此
《國語辭典》:相为(相為)  拼音:xiāng wéi
1.彼此成为。《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
2.相互庇护。南朝宋。范晔〈逸民传论〉:「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至于女婿一发彼此相为,外貌劝解之中,带些尖酸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