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荡户(蕩户)
恃湖塘水产为生的人家。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南风损藕》:“近闻 亭皋 荡户云:‘每岁夏月,南风少则好藕。’”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二人直送 宣赞 到家。妈妈得知,出来见了二人。荡户説救 宣赞 一事,老妈大喜。”
《国语辞典》:打鱼郎(打鱼郎)  拼音:dǎ yú láng
以鱼捞为生的男人。如:「他从小就在海上讨生活,是个标准的打鱼郎。」
分类:为生男子
《漢語大詞典》:板户
沿海以煎盐为生的人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江苏栟茶场灶民折毁如皋学堂》:“ 松江府 属 奉贤县 之板户,亦因饥滋事。”原注:“沿海煎盐者名曰板户。”
《漢語大詞典》:血勇
犹言血气之勇。古人以为生自血液的勇气。《燕丹子》卷中:“ 夏扶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 宋意 ,脉勇之人,怒而面青; 武阳 ,骨勇之人,怒而面白。 光 所知 荆軻 ,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國語辭典》:童子试(童子試)  拼音:tóng zǐ shì
科举时代童生的进学考试。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以应童子试,归铅山,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
《國語辭典》:瘪三(癟三)  拼音:biě sān
吴语。指流氓、无赖。
《漢語大詞典》:金匠
做金器皿、手饰及其他制品的手艺人
职业为生产或加工金子的人
《漢語大詞典》:无产者(無産者)
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 柯岩 《在九月九日的黎明》诗:“我们一定能,一定能和全世界无产者一起,把地球改造成一颗美妙的共产主义行星。”
《国语辞典》:捏面人(捏面人)  拼音:niē miàn rén
1.以捏制面人为生的人。捏面是传统民间技艺,材料是将面粉和糯米用水搅拌揉和,再放在开水里煮熟。凉了以后,用手揉搓并加入糖或香蕉油,和著五颜六色的食品颜料即可完成。捏面人利用这些材料,借著梳子、剪刀、牛骨签等工具,结合他们的巧思、巧手,就可捏出各种可玩又可吃的玩偶人物、飞禽走兽。也称为「面人儿」、「面塑」。
2.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以蒸熟的糯米团加入色料、糖或盐搓揉均匀,用手指或梳子、剪刀、生骨签等工具,以塑造技法捏出各种人物、动物等的样子。也称为「米雕」。
《漢語大詞典》:买猪肝(買猪肝)
典出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閔仲叔 ﹞客居 安邑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后因以“买猪肝”为生活贫困窘迫之典。 宋 陆游 《蔬食》诗:“何由取熊掌?幸免买猪肝。”
《國語辭典》:流浪汉(流浪漢)  拼音:liú làng hàn
四处飘泊,居无定所的男子。如:「流浪汉的生活像无根的浮萍。」
《國語辭典》:探骊得珠(探驪得珠)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骊珠,相传为藏在骊龙颔下的宝珠。骊龙栖息深渊中,欲取得骊珠,必须潜入深渊,待骊龙入睡后,再俟机窃取。典出《庄子。列禦寇》。本指获得极为珍贵的宝物。后引申为写作文章能抓住重点,深得题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骊颔」。
《漢語大詞典》:畋食
谓以耕营田地为生。书·多方“畋尔田” 唐 孔颖达 疏:“治田谓之畋,犹捕鱼谓之渔。今人以营田求食谓之畋食。”
《國語辭典》:衣食父母  拼音:yī shí fù mǔ
泛指所仰赖以为生活的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六出:「著甚么南庄田北庄地,有溜二便是衣食父母。」
《漢語大詞典》:衣食饭碗(衣食飯碗)
比喻赖以为生的职业或技能等。 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捨得。”亦省作“ 衣食饭 ”、“ 衣饭碗 ”。《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小五 接了説道:‘教授不知,在先这 梁山泊 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絶不敢去。’” 明 李贽 初潭集·兄弟上:“彼盖真知 孔圣人 留此一鉢衣食饭以遗后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