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慧闻。北齐僧。本姓高。为天台宗奠基人。因阅龙树《大智度论》,證一心三智,发三谛三观之理,为天台宗之要旨。东魏北齐之间,布教北地。弟子中以慧思为最著。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姓高氏。神武诸孙也。天姿颖悟。夙禀圆乘。每以大智论中。一心三智之说。以脩观法。盖大智度论。引大品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论自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及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答曰实一切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如是说。然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耳。如一心有生因缘住。住因缘灭三相也。又如心心教法。不相应诸行。身业口业等。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亦如是。且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耶。故此观成时。證一心三智。双亡双照。即入切住无生忍位。 又尝读中论。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 文当是时。盛聚徒于河淮之间。所入法门。非世所测。及南岳弘化南方。学者推所从来。乃以为遥禀龙树云。
《韵府拾遗 马韵》:为假(为假)
王融颂韫石谅非真饰瓶信为假
分类:为假
《國語辭典》:小劫  拼音:xiǎo jié
1.一长段的时间。词语源于古印度婆罗门,后为佛教沿用,但说法不同。谓世上人类的寿命历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从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所需的时间。约为人间八百三十九万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昙论云:『佛说一小劫者名为一劫。』」《醒世恒言》卷二一:「一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2.小灾难。清。钱谦益 欲别东楼去诗:「小劫看今雨,中年别故人。」
《國語辭典》:副笄  拼音:fù jī
古代夫人的发饰。《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漢語大詞典》:幻形
(1).幻化形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墨 氏摩顶放踵,乃神仙家往往引之,至幻形易貌之术,亦率假其名号。”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
(2).引申为假象。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
《漢語大詞典》:托传(託傳)
指为假设的人物所作的传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史传之外,别有託传,始 东方朔 (《非有先生传》)。有行状,始 胡翰 (《杨元伯行状》),碑誌杂记,皆其遗裔也。”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曰託传,假设其人,亦备以赋物也。”
《国语辞典》:假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  拼音:jiǎ yán sān duàn lùn
以纯为假言命题、或其中一前提为假言命题所构成的三段论。如「如甲则乙,如乙则丙,故如甲则丙」此为纯假言三段论式;「如甲则乙,今甲,故乙」,「如甲则乙,今非乙,故非甲」此为混假言三段论式,前者为立式,后者为破式。
《国语辞典》:冒牌货(冒牌货)  拼音:mào pái huò
假货。后引申为假的人事物。如:「原来她是个冒牌货,根本不是什么大明星嘛!」
分类:后引为假
《漢語大詞典》:面幕
(1).面帛。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九:“ 夏郑公 ( 夏竦 )之死也…… 仁宗 憮然。至其家,浇奠毕,踌躇久之,命大阉去 竦 面幕而视之。世谓剖棺之与去面幕,其为人主疑一也。”
(2).指妇女蒙面的罗、纱等。 鲁迅 《花边文学·奇怪》:“ 凯末尔 将军治国以前的 土耳其 女人的面幕,这回可也万万比不上了。”
(3).引申为假面具,伪装。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三:“他在心里很沉重地轻蔑地想起某些他过去的朋友,仍旧戴着一个革命的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