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摩诘丹青
 
王摩诘画作新图
 
王维画取

相关人物
王维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王维〉~5764~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唐朝名画录》
以神、妙、能、逸四等划分唐代画家,将王维列入「妙品上」,注明王维所画为「写真、山水、松石、树木」。
典故
太真肥
 
牡丹丰肌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太真外传》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
典故
牡丹坪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
牡丹坪者,自青城之长平山,扪罗而上,历鸟道三十里许,有平阜数十亩,高树蔽天,春深先花后叶,壮如芙渠,香类牡丹,人号为枯枝牡丹。谯定天授、季浩太素二先生隐其中云。
典故
批龙麟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28~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柰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典故
师丹

相关人物
师丹


《汉书》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师丹列传·师丹〉~3503~
师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也。治诗,事匡衡。举孝廉为郎。元帝末,为博士,免。建始中,州举茂材,复补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光举丹论议深博,廉正守道,徵入为光禄大夫、丞相司直。数月,复以光禄大夫给事中,由是为少府、光禄勋、侍中,甚见尊重。成帝末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领尚书事,遂代王莽为大司马,封高乐侯。月馀,徙为大司空。……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典故
十行丹诏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2457~
初,光武长于民閒,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䌽,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损上林池之官,废骋望弋猎之事。其以手?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若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任延、锡光移变边俗,斯其绩用之最章章者也。又第五伦、宋均之徒,亦足有可称谈。然建武、永平之閒,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故朱浮数上谏书,箴切峻政,钟离意等亦规讽殷勤,以长者为言,而不能得也。所以中兴之美,盖未尽焉。自章、和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祐、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边凤、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又王涣、任峻之为洛阳令,明发奸伏,吏端禁止,然导德齐礼,有所未充,亦一时之良能也。今缀集殊闻显?,以为循吏篇云。
典故
舜禹让旒

相关人物
丹朱
 
商均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本纪》
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例句

伊皋争负鼎,舜禹让垂旒。 徐夤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典故 
雨粟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荆轲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2538~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论衡校释》卷五〈感虚〉~235~
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当此之时,天地祐之,日为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秦王以为圣,乃归之。」
典故
问缣

相关人物
王丹(字仲回)


《后汉书》卷二十七《王丹传》
「丹资性方絜,疾恶彊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例句

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典故
握中丹

相关人物
鲍照


《鲍参军集》卷五《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五
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

例句

何以写此心,赠君握中丹。 孟郊 赠姚怤别

典故
五色药
 
五色灵丹
 
西山灵剂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66~
〈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芒芒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于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词,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例句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李群玉 半醉

典故
小符
 
研丹作厌兵符


《抱朴子》卷十五〈内篇·杂应〉~245~
或问辟五兵之道。抱朴子答曰:「吾闻吴大皇帝曾从介先生受要道云,但知书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郑君云,但诵五兵名亦有验。刀名大房,虚星主之;弓名曲张,氐星主之;矢名彷徨,荧惑星主之;剑名失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参星主之也。临战时,常细祝之。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或丙午日日中时,作燕君龙虎三囊符。岁符岁易之,月符月易之,日符日易之。或佩西王母兵信之符,或佩荧惑朱雀之符,或佩南极铄金之符,或戴却刃之符,祝融之符。或傅玉札散,或浴禁葱汤,或取牡荆以作六阴神将符,符指敌人。或以月蚀时刻,三岁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以书所持之刀剑。或带武威符荧火丸。或交锋刃之际,乘魁履●,呼四方之长,亦有明效。今世之人,亦有得禁辟五兵之道,往往有之。」
典故
轩后丹成去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94~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抱朴子》卷十三〈内篇·极言〉~29~
或曰:「黄帝审仙者,桥山之冢,又何为乎?」抱朴子答曰:「按荆山经及龙首记,皆云黄帝服神丹之后,龙来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几杖,立庙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列仙传云:黄帝自择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还,葬于桥山,山陵忽崩,墓空无尸,但剑舄在焉。此诸说虽异,要于为仙也。言黄帝仙者,见于道书及百家之说者甚多,而儒家不肯长奇怪,开异涂,务于礼教,而神仙之事,不可以训俗,故云其死,以杜民心耳。朱邑栾巴于公,有功惠于民,百姓皆生为之立庙祠。又古者盛德之人,身没之后,臣子刊其勋绩于不朽之器。而今世君长迁转,吏民思恋,而树德颂之碑者,往往有焉,此亦黄帝有庙墓之类也,岂足以證其必死哉?」
典故
燕太子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荆轲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剪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魏。

例句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李白 少年行二首之一

典故
赵昌丹青


《归田录》卷二~22~
近时名画,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赵昌花果。成官至尚书郎,其山水寒林,往往人家有之。巨然之笔,惟学士院玉堂北壁独存,人间不复见也。包氏宣州人,世以画虎名家,而鼎最为妙,今子孙犹以画虎为业,而曾不得其髣髴也。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软俗,一作劣殊无古人格致,然时亦未有其比。
《漢語大詞典》:天雨粟
(1).天降粟。古人传说天下将饿,则有此兆。《淮南子·本经训》:“昔者 苍頡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诱 注:“ 苍頡 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
(2).表示决无可能之词。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燕 太子丹 朝於 秦 ,不得去,从 秦王 求归。 秦王 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