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清宗室。隶正蓝旗,字和年。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编修,历迁至侍讲。溥□立为大阿哥,命宝丰直弘德殿,与高赓恩同授大阿哥读。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西逃,宝丰未能随行,饮金死。
维基
宝丰(1850年12月9日—1900年8月16日),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初七日酉时-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寅时),字和年,爱新觉罗氏。清朝翰林、宗室正蓝旗第八族载字辈。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个性喜好读书,有清白高尚的节操。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恩科宗室乡试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第三甲第六十七名同进士出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二十四年(1898年),十二月,授翰林院侍讲。二十五年(1899年),朝廷立溥俊为「大阿哥」,命宝丰入直弘德殿,与高赓恩共同教授大阿哥读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转补翰林院侍读学士。七月,八国联军逼近京师,光绪帝、慈禧太后两宫西狩,宝丰未能随扈西行,愤懑不已,发誓以死殉职。七月二十二日寅时,自题绝命辞「忠孝节廉,本乎天性。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呜呼宝丰,不失其正」之后,吞金自杀殉国,年五十二岁。同月追赠太仆寺卿衔,谥文洁。
陈兆丰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兆丰,字彦滋,号雪岩,福建长乐人。清末官员。陈兆丰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四川平武县知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八
李庆丰,字绥埏,茌平人。光绪癸巳举人。候选训导。有《行吟日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光绪十二年(1886)将「竹社」、「梅社」改组为「梅竹吟社」,并担任社长。光绪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迁居苗栗苑里。乙未割台之际,曾襄助表兄丘逢甲举兵抗日。明治三十年(1897),与鹿港文人洪弃生、许剑渔等共创「鹿苑吟社」。同年三月,应苗栗支厅长横堀氏之聘,担任事务嘱托,并授佩绅章。十月,又应苑里事务署长浅井氏之邀,编修《苑里志》,旋任苗栗办务署参事。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创立「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区长。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县知事樱井勉离去,改由蔡启运担任社长。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蔡氏生平好击钵吟,其子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收录其击钵吟作百馀首。所著《养馀轩诗钞》,今已佚。〖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诗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著」栏,蔡启运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10至711。〗 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竹梅吟稿》、郑鹏云编《师友风义录》、《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栎社第一集‧启运诗草》、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资料辑录编校。(江宝钗撰)
徐孝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孝丰,湖北省汉阳府黄陂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3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曾逢辰(1858~1929),又名逢臣,字吉甫,号镜湖,又号南丰逸老。清淡水厅溪埔仔庄人。光绪五年(1879)取中新竹县学附生,平生以教书为业,先后开馆于猫儿碇、后面庄、凤冈等地。日治后,于明治廿八年(1895)任猫儿碇庄长;明治卅一年(1898)与张麟书同任新竹公学校汉文教师;四月佩授绅章;是年冬,承新竹县知事樱井勉之命,委以「事务嘱托」,兼修志乘。五个月内采访《新竹厅志》及整理光绪十九年(1893)《新竹县志》残稿共五十馀件,重加编辑。文学活动方面,曾氏于光绪十二年(1886)加入「竹梅吟社」;日治后为「竹社」社员,大正五年(1916)起,担任「竹社」副社长。晚年担任「乱弹会」词宗,指导新竹公学校与女子公学校教师研习汉诗文。昭和四年(1929)卒于北门大街 。以下诗作据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黄洪炎《瀛海诗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连横《台湾诗荟》、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前集》、吴幅员《台湾诗钞》、苏子建《堑城诗荟》等辑录编校。
恩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恩丰(约1868年—1930年),子希臣、席臣,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文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6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历任工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外务部员外郎。民国初年迁税务处委员,历充股长。辑《八旗丛书》28册(其中第二十六册,马长海《雷溪草堂诗》;第二十七册,宗室敦敏(胞弟敦诚)《懋斋诗钞》。有2012年现代版)。钤印“富察恩丰席臣藏书”。曾收藏进士秀坤的《只自怡悦诗钞》(据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吕调元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吕调元(1865年—1932年),原名景丰,字权予,号燮甫,安徽省太湖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官员。中华民国安徽省省长,皖系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此后,历任直隶省隆平县、献县、吴桥县、南宫县等县知县。宣统元年(1909年)署清苑县知县,调署天津县知县。当时,袁世凯称病避居河南项城。据说,吕调元通过天津的小报制造舆论,吹捧袁世凯;宣统二年(1910年),吕调元带小报及陈情信赴项城拜会袁世凯,袁世凯出资要吕调元办大报,还写下信件嘱吕调元面交段祺瑞,吕调元由此结识了段祺瑞。民国元年(1912年),吕调元升天津府知府,调署保定府知府,不久升任豫南观察使。民国2年(1913年),吕调元升任湖北民政长,后改为巡按使。民国3年(1914年),吕调元任袁世凯大总统府警卫军参谋。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升为陕西督军,吕调元出任陕西巡按使。袁世凯称帝后,陕北镇守使陈树藩在民国5年(1916年)宣布独立,陆建章遭到驱逐,吕调元避居天津。1916年袁世凯逝世后,吕调元投靠段祺瑞,成为皖系人物,充任国务院顾问。民国7年(1918年),出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8年(1919年)1月,段祺瑞特任吕调元为安徽省省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安徽省的青年学生响应,举行游行示威,市民也加入。5月10日,安徽省会安庆的各学校公举代表赴安徽省长公署,请求援救北京的被捕学生,吕调元称要“嘱商会、教育厅拍电力争”。5月22日,北京政府内务部电令安徽省镇压学生。吕调元随即命省会警察厅发布布告:“遇有学生发散传单,有违法纪,而不服从取缔者,一经查出,即行依法严办,决不姑宽。”5月29日,学生策划罢课,吕调元命安徽省教育厅警告罢课学生“限定三日复课,否则军警干涉”;后来又改为提前放假,开文武官考试。学生反而利用提前放假之机,各自回家乡,在各县成立学生联合会。民国8年(1919年)8月到9月,驻扎安庆的皖系倪嗣冲所部,两次闯入安庆女子蚕桑讲习所集体强奸女生,导致十多位受辱女生羞愤自杀。此事曝光后,吕调元伙同倪嗣冲两度电告北京政府,否认此事,并指控报界“无中生有,任意栽诬”,声称要“依法起诉”。此事后来不了了之。1919年12月,安庆的安徽省长公署卫兵在市间购物,因争秤之事与警察发生冲突。吕调元即命其子率卫队前往弹压。安徽全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刘道章曾谋安徽省省长一职而未果,乃借口警察受辱而提出辞职。吕调元下令开除滋事的卫兵,并令儿子离开安徽。而刘道章仍然径行离职,并指使安庆全城的警察一律罢岗。吕调元因此被迫向北京政府引咎辞职。安徽督军倪嗣冲电请北京政府“于吕省长、刘厅长皆予慰留”,但电文中显指过错在吕调元方面。12月31日,吕调元的省长职务被免,专任督办斋堂煤矿事宜。民国8年(1919年),吕调元在任安徽省省长时,曾经通令安徽省各县修志,以备省志甄录,并且亲自担任太湖志局总裁。民国12年(1923年)2月,安徽省省长许世英辞职。北京政府与安徽督军马联甲、江苏督军齐燮元协商之后,命吕调元再度出任安徽省省长。当时,安徽省内外各公团、法团、同乡会强烈反对,但仍然未能阻止吕调元就职。1923年10月,曹锟贿选大总统激起全中国反对,安徽芜湖、安庆的青年学生捣毁了国会议员吕仰南、彭昌福、张伯衍、何雯的住宅。吕调元下令通缉学生及教育界人士多名,并将刘希平、卢仲农等支持学生运动的校长撤职。吕调元再度出任安徽省省长时,曾经保证“不欠教育经费,诚心维持教育”。但到任仅仅数月后,便开始拖欠教育经费。1923年11月初,安徽省立各校因为两个月不发工薪,教职员工生活无着,乃派代表30多人赴安徽省政府求见吕调元,请下拨教育经费,与吕调元发生了争执。吕调元亲自指挥军警将十多名代表殴伤。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江彤侯在场从中劝解,也被殴伤。事发之后,安徽省教育会通电宣布吕调元的罪行,请求各方声援。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江彤侯因气愤而辞职。学生罢课强烈要求惩治吕调元。吕调元害怕事态扩大,便请人调解,向各校校长道歉,同意教育界提出的8条办法,下发工薪,负担遭到殴伤人员的医药费。此案方告结束。1923年12月11日,吕调元被免去安徽省省长职务,调任督导安徽省铁路筹备事宜。民国15年(1926年),吕调元投靠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援东北军总司令。民国21年(1932年),吕调元病逝于天津意租界,葬于太湖石嘴山。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罗振玉(1866-1940) 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永丰乡人、仇亭老民。祖籍浙江上虞永丰乡,客籍江苏省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15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应鄂督张之洞之邀,任湖北农务局总监兼农务学堂监督。二十八年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监督。次年入两广总办岑春煊幕参议学务。三十年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三十二年入京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宣统元年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农科监督。辛亥革命起,以遗民自居,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19年归国住天津,1921年参与发起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1924年奉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被溥仪任为南书房行走。逐渐参预清室的复辟活动。1928年迁居旅顺。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策划成立伪满洲国,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著述甚丰。
金兆丰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金兆丰(1870年—1934年),字瑞六,号雪荪,浙江金华人。幼承家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位列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派赴留学日本,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京师督学局视学,国子监师范学堂监督,国史馆编修、武英殿校对等职。民国成立后,隐居著述《中国通史》等史籍。后参与修纂《清史稿》,民国十六年 (1927年)完成。寓北平,以卖字画为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病逝。
周镐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镐川(?年—?年),字芑丰,直隶省保定府高阳县人,宣统三年进士。
丰和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丰和 (1873年—?),杭阿坦氏,汉姓赵,字幼农,号懋甫,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清末官员,进士出身。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举人,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西。
严国丰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3—1909 【介绍】: 清末湖北襄阳人。广西陆军学堂毕业。光绪三十四年去广东高州,任教练员。旋至广州,于军中充伙夫,策划反清革命。同年与邹鲁、赵声等谋起事,事泄,被捕遇害。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词学图录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曾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音乐教学和漫画创作。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有《子恺漫画选》、《缘缘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