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厚货(厚貨)
丰厚的财物。特指行贿或致酬的钱财。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官则非多财者不达也,狱讼则非厚货者不直也。”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其兄忽被神祟,饮水併食磁碗,召巫者视之,既退,欲邀厚货,偃蹇不应命。”
《漢語大詞典》:重贿(重賄)
(1).以丰厚的财物赠人。左传·成公十三年:“公( 鲁成公 )如京师…… 孟献子 从,王( 周简王 )以为介而重贿之。”
(2).指用于贿赂的大宗财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乡贤:“至有生前屡罹胥靡之罚,暴著耳目者,亦儼然当春秋两祭;而黌序中,遂借公举以媒重贿,日甚一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该差明知必责,定受重贿,希图破调,必重责。”
《漢語大詞典》:嘉重
(1).佳美丰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获圣人之誉, 管叔 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2).嘉许器重。宋史·刘庠传:“ 英宗 求直言, 庠 上书论时事。帝以示 韩琦 , 琦 对之‘未识’,帝益嘉重,除监察御史里行。”
《漢語大詞典》:大献(大獻)
(1).谓献捷于祖庙。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 郑玄 注:“大献,献捷於祖。”
(2).丰厚的供献。《韩诗外传》卷八:“ 楚国 之法,商人欲见於君者,必有大献重质。”
《漢語大詞典》:丰利(豐利)
(1).丰厚的利益。 晋 陆机 《五等论》:“饗天下以丰利,而我得与之共害。” 唐 高彦休 《高阙史·崔尚书雪冤狱》:“有结客 王可久 者,膏腴之室,岁鬻茗於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旧五代史·食货志:“会计之重,咸鹺为先,矧彼两池,实有丰利。”
(2).指特长。 唐 窦臮 《述书赋上》:“竞其丰利,又覩 薄氏 。”
《漢語大詞典》:重聘
(1).厚礼延聘。后汉书·崔駰传:“或重聘而不来,或屡黜而不去。”
(2).丰厚的聘礼。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纳千金之重聘,擅专房之宴私。” 隋 江总 《庄周颂》:“垂竿自若,重聘忘言。”
《漢語大詞典》:显赠(顯贈)
丰厚的封赠。后汉书·袁京传:“尚书 胡广 等追表其清絜之美……未蒙显赠,当时皆嗟嘆之。”晋书·刁协传:“ 周顗 、 戴若思 等皆被显赠,惟 协 以出奔不在其例。”
分類:丰厚封赠
《漢語大詞典》:肥厚
(1).谓食物肥腴丰厚。 汉 枚乘 《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2).肥壮厚实。 清 陈淏子 《花镜·柿》:“柿有七絶……落叶肥厚,可以临书。” 闻一多 《秋色》诗:“肥厚得熊掌似的棕黄色的大橡叶,在绿茵上狼藉着。” 萧红 《牛车上》:“车夫把肥厚的手揩扭着自己的鼻子笑了。” 沈从文 《绅士的太太》:“大而肥厚的柔软多脂的手掌,把和事老小小的善于搅牌、也善做别的有趣行为的手捏定。”
(3).特指写字笔画粗重丰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九》:“ 唐 初字书得 晋 宋 之风,故以劲健相尚…… 开元 、 天寳 以后,变为肥厚。”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 明皇 极丰肥,故 李北海 、 颜平原 、 苏灵芝 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 老舍 《蜕》第三:“那些字的肥厚俗鄙,使他们想起那位肥矮多油的长官。”
《漢語大詞典》:丰秩(豐秩)
丰厚的俸禄。 宋 宋祁 《益州谢上表》:“今又走五千里之远,委西南面之雄,躐进华资,冒取丰秩,断断之伎斯罄,悠悠之言云何。”
分類:丰厚俸禄
《国语辞典》:大奖(大奖)  拼音:dà jiǎng
金额高或礼品丰厚的奖项。如:「他的运气非常好,屡次获得摸彩的大奖。」
《漢語大詞典》:丰施(豐施)
丰厚的施与。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分類:丰厚施与
《漢語大詞典》:优缛(優縟)
优厚,丰厚。新唐书·裴度传:“帝闻震悼,以诗置灵几。册赠太傅,謚 文忠 ,賵赠优縟。”
分類:优厚丰厚
《漢語大詞典》:丰渥(豐渥)
丰厚优渥。北史·蠕蠕传:“资用器物, 齐神武 亲自经纪,咸出丰渥。” 唐 李翱 《解江灵》:“财货委积,屋室丰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酒饌芳美,备极丰渥。”
分類:丰厚优渥
《漢語大詞典》:丰饩(豐餼)
指丰厚的粮食或饲料;丰富的供养。 唐 崔致远 《再献太尉启》:“念以远别海隅,久沉江徼;特垂丰餼,俾济朝飢。”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有郎差 临清 者,谆谆诲之曰:‘往闻縉绅过此者,必具丰餼华燕,今民穷极矣,如此皆膏脂,非尔我所籍以奉人面皮者。’”
《漢語大詞典》:丰赀(豐貲)
亦作“ 丰资 ”。
(1).丰厚的遣送物品。《后汉书·赵咨传》:“今则不然,并棺合槨,以为孝愷,丰貲重襚,以昭惻隐,吾所不取也。”
(2).犹多财。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御史孔橐题省壁悖慢事》:“况 东皋 贱品,非籍丰资。” 唐 崔致远 《盐铁李都相公》之一:“凭 孔仅 之智谋,继 齐桓 之霸业,必也广施奇计,遍致丰资。” 宋 柳开 《宋故河东郡柳公墓志铭》序:“以若子逊居丰貲,纵百儿可养。” 元 姚燧 《考赠蔡国武穆公制》:“初由力穡,旋致丰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