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刑
中等刑罚。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后汉书·仲长统传》:“杀之则甚重,髠之则甚轻。不制中刑以称其罪,则法令安得不参差,杀生安得不过谬乎?”
分類:中等刑罚
《漢語大詞典》:中号(中號)
中等规格。如:他的身材适合穿中号的工作服。
《國語辭典》:专业(專業)  拼音:zhuān yè
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漢語大詞典》:中根
(1).佛教语。中等根器。指二乘中的缘觉。魏书·释老志:“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
(2).指具有中等根器的人。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为中根説法,授中根记,中善也。”
《漢語大詞典》:中资(中資)
(1).中等资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 餘杭 贺生 ,才名夙著,而家仅中资。”
(2).中间人的润金。镜花缘第七三回:“妹子最喜做中人,希图落点中资。”
《漢語大詞典》:中次
中等里的次等。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分類:中等次等
《漢語大詞典》:中手
技能中等的人。韩非子·难势:“夫良马固车,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远,可以及也。”
分類:技能中等
《漢語大詞典》:中专(中專)
中等专业学校的省称。任务是培养各种专业的中级人才。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二至四年。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解放后大专、中专毕业的学生七八百万,其中大多数出身于工农家庭,经过了十年以上的锻炼。”
《國語辭典》:上级(上級)  拼音:shàng jí
同一组织、系统中,阶级较高的单位或个人。如:「请如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漢語大詞典》:中刍(中芻)
中等的草料。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食有三芻,饮有三时,何谓也?一曰恶芻,二曰中芻,三曰善芻。”
分類:中等草料
《漢語大詞典》:中孰
亦作“ 中熟 ”。 中等的年成。《汉书·食货志上》:“故大孰则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则糴二,下孰则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 宋 陆游 《书喜》:“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清 杨芳灿 《沙鹻田》诗:“上熟亩盈石,中熟六斗强。”
分類:中等年成
《漢語大詞典》:平转(平轉)
唐 代所拟考核官吏的一种办法。政绩在中等者,作内外平级的调迁,以历试其能,谓之平转。新唐书·赵憬传:“四议考课,曰:‘今内庶僚,外刺史,课最尤者,擢以不次,善矣。臣谓黜陟宜责岁限,若任要重未当迁者,加爵或秩。其餘进退,宜示迟速之常。若课在中、考如限者,平转而歷试之,即无苟且之心、滞淹之虑。’”
《國語辭典》:学员(學員)  拼音:xué yuán
在正规学校教育以外的某种团体或训练班从事学习的人。如:「去年我是救国团摄影研习营的学员。」
《國語辭典》:中农(中農)  拼音:zhōng nóng
旧称有自耕土地和农具,由自己或家人共同操作,经济地位在富农和贫农间的农民。《管子。揆度》:「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汉书。卷七二。贡禹传》:「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也称为「中等农夫」。
《漢語大詞典》:裁帽
宋 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宋史·舆服志五:“重戴。 唐 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巖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簷,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頷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五代 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 淳化 初,又命公卿皆服之……今席帽、裁帽分成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於席帽前加全幅皁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臺官及自郎中而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