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阻断(阻斷)  拼音:zǔ duàn
因阻碍而中断。如:「土石流阻断了村庄对外的联络道路。」《南史。卷五八。列传。韦睿》:「贼已度江,便逼宫阙,水陆阻断,何暇有报。」
《漢語大詞典》:绝统(絶統)
中断之宗祀。多用于王室或有爵位者。汉书·丙吉传:“盖闻褒功德,继絶统,所以重宗庙,广圣贤之路也。”南史·韦鼎传:“僕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絶统者,无乃是乎。”
《国语辞典》:整合  拼音:zhěng hé
1.集结不同的意见或事物,重新统合,成为新的整体。如:「科际整合」、「整合软体套装程式。」
2.沉积岩在沉淀的过程中,上层沉积物与下层沉积物之间是连续地沉积而没有中断现象。
《國語辭典》:断片(斷片)  拼音:duàn piàn
1.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这本书只剩下一些残缺的断片。」
2.影片放映时中断。如:「电影放映到最精彩的时候,却突然断片了。」
《国语辞典》:虚线(虚线)  拼音:xū xiàn
图画或文字中断断续续的线或是用许多点连续构成的线。
《國語辭典》:断层(斷層)  拼音:duàn céng
地层由于变动而发生断裂,且沿著断裂面成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或两方向兼具的移动现象,称为「断层」。
《國語辭典》:窒息  拼音:zhì xí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道阻塞不通,以致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造成血液中缺氧,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严重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国语辞典》:剿断(剿断)  拼音:jiǎo duàn
斩截、中断。《朱子语类辑略。卷二。读书法》:「譬如听人说话,一般且从他说尽,不可剿断他说,便以己意见抄说。」
分类:斩截中断
《國語辭典》:脱档(脫檔)  拼音:tuō dǎng
大陆地区指商品的生产或供应暂时中断,脱离了交档的期限。
《漢語大詞典》:闲替(閒替)
亦作“间替”。 交替;中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野象羣行,採花以散,冥力警察,初无间替。”云笈七籤卷十七:“昼之言浄,夜文言垢,垢浄两忘,无有间替。”
分類:交替中断
《國語辭典》:兴微继绝(興微繼絕)  拼音:xīng wéi jì jué
扶助灭亡的国家,使其复兴。参见「兴灭继绝」条。《晋书。卷五七。张光传》:「光在梁州能兴微继绝,威振巴汉。」
《國語辭典》:兴灭继绝(興滅繼絕)  拼音:xīng miè jì jué
语本《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扶助被灭亡的国家,复兴被断绝的国脉。《汉书。卷一八。外戚恩泽侯表》:「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兴灭继绝存三国,大义堂堂五霸魁。」也作「兴废继绝」、「兴微继绝」、「兴亡继绝」。
《国语辞典》:心肌梗塞  拼音:xīn jī gěng sè
病名。因冠状动脉发生血栓,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心肌的局部坏死。此种病症常导致猝然而死。
《国语辞典》:路路不通  拼音:lù lù bù tōng
1.所有的路都中断,无法通行。如:「洪水泛滥,小镇陷入路路不通的窘境。」
2.比喻四处碰壁。如:「他平日待人苛刻,一旦发生困难,便求助无门,路路不通!」
《国语辞典》:连续不断(连续不断)  拼音:lián xù bù duàn
接连而不中断。如:「连续不断的豪雨,使河川水位暴涨到警戒线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