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调(五調)
指古乐中平、清、瑟、楚、侧五调。《魏书·乐志》:“商徵既定,又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其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角为主。五调各以一声为主,然后错採众声以文饰之,方如锦绣。”隋书·音乐志中:“《春秋左氏》所云:‘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准此而言,每宫应立五调。”
分類:中平
《漢語大詞典》:旋门(旋門)
关名。 汉灵帝 为防备 黄巾军 于 中平 初年所设八关之一。故址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汜水镇 西南。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 旋门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开封府》:“ 旋门关 ,在县西南十里,即 旋门阪 …… 汉灵帝 时, 河南 八关之一。”
《漢語大詞典》:田坪
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沈从文 《边城》八:“她想起秋末酬神还愿时田坪中的火燎同鼓角。”
《漢語大詞典》:四出文钱(四出文錢)
古代钱币名。 汉灵帝 中平 三年所铸的五铢钱。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边缘,故称。又名四出五铢、角钱。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三年春……復修 玉堂殿 ,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又铸四出文钱。”参阅 宋 洪遵 泉志·四出文钱、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钱币》
《国语辞典》:黄巾之乱(黄巾之乱)  拼音:huáng jīn zhī luàn
发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6)的大规模民变。党锢之乱后,政治黑暗,社会不安,钜鹿人张角组织太平道作乱,因参加乱事的人都在头上裹著黄巾,作为标帜,故史称为「黄巾之乱」。
《国语辞典》:心和气平(心和气平)  拼音:xīn hé qì píng
心中平和,不急不怒。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而寿不可胜计也。」也作「心平气和」。
《国语辞典》:照价收买(照价收买)  拼音:zhào jià shōu mǎi
国父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方法之一。是国家对土地行使的最高支配权。使用时机为当政府为社会公益而需用土地时、地主以多报少时、及地主私有土地超过政府限规定之额时。政府即可依公告价格收购。但以素地为限。
《国语辞典》:照价徵税(照价徵税)  拼音:zhào jià zhēng shuì
国父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方法之一。使用于地主以少报多时。将土地分各种不同的等级,而课以不同的税收,比率为值百抽一。只施用于素地,而不含改良物。
《国语辞典》:汴水之战(汴水之战)  拼音:biàn shuǐ zhī zhàn
汉中平六年(西元189),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封太尉、相国,专揽朝政,引起各诸侯的不满,在初平元年(191)群起声讨,时曹操亦举兵伐董卓,结果诸侯联军大败于荥阳汴水,损伤甚多,此役称为「汴水之战」。
《国语辞典》:张迁碑(张迁碑)  拼音:zhāng qiān bēi
东汉时碑刻,属隶书。中平三年(西元一八六)立于山东省东平县。碑文为宣扬张氏祖先张迁的政绩。字体朴厚劲媚,方整多变,碑中阴刻文字,笔力更雄健酣畅。
《国语辞典》:二等分线(二等分线)  拼音:èr děng fēn xiàn
几何学中平分一几何量(如角、线段)为二部分的直线,称为「二等分线」。也称为「平分线」。
《國語辭典》:曹全碑  拼音:cáo quán bēi
汉朝隶书的碑刻。碑文记载合阳令曹全镇压黄巾的事件。明万历年间始出土。书法秀丽而有骨力,学习隶书者,多用为范本。因曹全字景完,故也称为「曹景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