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谜字(謎字)
指字谜中作为谜底的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事徵释门古今谜字。”
《國語辭典》:轴子(軸子)  拼音:zhóu zi
1.贯穿车轮中心,用以使车轮平顺转动的圆柱形物件。也称为「轴儿」。
2.安装在字画下端,便于捲起的圆杆。
《漢語大詞典》:压哨(壓哨)
(1).在军队中作后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和战》:“我作第二队,总叫 河洲 哥哥压哨罢。”
(2).犹放哨。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五场:“ 二疙瘩 !有人了!你快给咱游击队长 老李 报告一下,再去把自卫军集合起来,压哨!”
《国语辞典》:帅字旗(帅字旗)  拼音:shuài zì qí
旧时统兵大员的旗子,中作帅字。也称为「帅旗」。
《漢語大詞典》:咤食
进食时口中作声。礼记·曲礼上:“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 孔颖达 疏:“咤,谓以舌口中作声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凡攒坐饮食之际,其固获扬饭流歠,共食求饱,咤食,嚙骨,或膝上以哺弄儿,或弃肉以饲猫犬,真可笑也。”
《漢語大詞典》:青姑
亦称“ 青古 ”。 道家认为在人身中作祟的三尸神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云笈七籤卷一○四:“三尸者一名 青古 ,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皱、口臭、齿落,由是 青古 之气穿凿泥丸也。”参见“ 三尸 ”。
《國語辭典》:三尸  拼音:sān shī
道家称人体内的三种害虫。参见「三彭」条。《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本人的三尸六相,把这些众生的罪孽,奏闻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漢語大詞典》:血姑
道教称人体中作祟为害的“三尸”神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中尸 白姑 ,伐人五臟;下尸 血姑 ,伐人胃。”
《国语辞典》:雷达搜索(雷达搜索)  拼音:léi dá sōu suǒ
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作周而復始的扫描,测知目标物的方向、距離、高度及數量。可用于侦测飞机、船只或其他不明物体的动态。也称为「雷达侦蒐」。
《漢語大詞典》:祖龙浮海(祖龍浮海)
传说 秦始皇 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 始皇 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 始皇 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 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
《漢語大詞典》:高压病(高壓病)
长期在高压环境中作业而患上的职业病。病症为皮肤上出现青色疙瘩,呕吐,耳聋,严重的会出现血液循环受阻和窒息而死亡。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这样,潜水员的职业病--高压病就产生了。”
《漢語大詞典》:格赋(格賦)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赋。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 张文寳 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詔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学士 竇梦徵 、 张礪 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漢語大詞典》:粉楦
杭 人对胡桃的戏称。意谓敷粉时含于口中作为楦头。 清 袁枚 新齐谐·粉楦:“ 杭州 范 某娶再婚妇,年五十餘,齿半落矣。奩具内槖槖有声,启视则匣装两胡桃,不知其所用,以为偶遗落耳。次早,老妇临镜敷粉,两颊内陷,以齿落故,粉不能匀。呼婢曰:‘取我粉楦来。’婢以胡桃进,妇取含两颊中,扑粉遂匀。 杭 人从此戏呼胡桃为粉楦。”
《漢語大詞典》:大括号
一种记号{ },用以连接需一起考虑的、相等的或成对的单词或项目,或者围起从中只选取一个的那些项目
数学中作为集合的一对符号之一
《漢語大詞典》:电抛光
又称“阳极抛光”。为提高金属制件表面光洁度而将其置入电解液中作阳极电解处理的方法。
《國語辭典》:配料  拼音:pèi liào
1.调理食物用的佐料,如葱、姜、蒜末等。如:「清蒸鱼若少了姜丝这样配料,味道就差多了。」
2.在生产过程中,把某些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如:「这家食品工厂还是采用人工配料的方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