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寿陵失步(壽陵失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五:“丑女来效顰,还家惊四邻。 寿陵 失本步,笑杀 邯郸 人。” 秦牧 《艺海拾贝·“邯郸学步”》:“自从 庄子 的著作中叙述了它以后,‘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话,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國語辭典》:人财两空(人財兩空)  拼音:rén cái liǎng kōng
人与财物都失去。《红楼梦》第一六回:「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过了几天,东西也是人家的,人还是人家的,岂不是人财两空吗?」也作「人财两失」。
分類:财物丧失
《国语辞典》:杀身之祸(杀身之祸)  拼音:shā shēn zhī huò
丧失生命的灾祸。《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此为『鬼幽之相』。二人早晚必有杀身之祸,何足畏也?」《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國語辭典》:丧心病狂(喪心病狂)  拼音:sàng xīn bìng kuáng
丧失人性,举止荒谬、反常。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隋唐演义》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举,那点奸淫,如醉如痴,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出来。」也作「病狂丧心」。
《國語辭典》:丧心(喪心)  拼音:sàng xīn
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著『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漢語大詞典》:丧家子(喪家子)
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清 方亨咸 《记老神仙事》:“自顾一丧家子,何得并肩王侯哉。”
分類:丧失依存
《國語辭典》:丧权辱国(喪權辱國)  拼音:sàng quán rù guó
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如:「有为青年感于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遂矢志革命。」
《漢語大詞典》:癞骨顽皮(癩骨頑皮)
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使不着你癩骨顽皮,逞的精神,説的强词,公厅上捱杖子,胡攀乱指。”参见“ 癩肉顽皮 ”。
《漢語大詞典》:癞肉顽皮(癩肉頑皮)
身患顽癣,皮肉丧失知觉。喻顽劣。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这廝癩肉顽皮,不打不招。”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这妮子癩肉顽皮,倒是熬得打的,再与我着实打呀!”
《漢語大詞典》:癞肉顽皮(癩肉頑皮)
身患顽癣,皮肉丧失知觉。喻顽劣。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这廝癩肉顽皮,不打不招。”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这妮子癩肉顽皮,倒是熬得打的,再与我着实打呀!”
《國語辭典》:卖身投靠(賣身投靠)  拼音:mài shēn tóu kào
出卖自己的人格而投靠有权势的人。如:「尽管对方不断提高挖角的价码,他仍坚持不卖身投靠。」
《國語辭典》:没脸面(沒臉面)  拼音:méi liǎn miàn
丢脸、没有颜面。《红楼梦》第六八回:「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
《國語辭典》:痲痹(痲痺)  拼音:má bì
由于神经或肌肉受到损伤,而失去知觉或导致动作功能的障碍。也作「麻痹」。
《漢語大詞典》:蒙面丧心(蒙面喪心)
遮饰脸面,丧失良心。喻厚颜无耻,忍心害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贺医闾:“凡地方富饶者,无不营谋夺情……而上下以贿成,至於蒙面丧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