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严师(嚴師)  拼音:yán shī
1.尊敬老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2.管教严厉的老师。《吕氏春秋。离俗览。上德》:「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
《漢語大詞典》:钳锤(鉗鎚)
亦作“ 钳鎚 ”。
(1).铁钳和铁锤。 元 张宪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七月七日授冶师,手作钳鎚股为礪。”
(2).谓剃落头发,锤打身体。比喻禅家的授受点化。 宋 苏辙 《赠方子明道人》诗:“钳鎚橐籥枉心力,虀盐布被随因缘。” 明 屠隆 《昙花记·祖师说法》:“金鎞抉翳,全蒙 迦老 钳锤。” 清 郑燮 《扬州福国和尚至范赋二诗赠行》之二:“本分钳锤公透脱,更何了悟教诸孙。”
(3).一钳一锤。比喻严格的训练,严厉的教诲。 宋 德洪 《跋山谷字》:“ 山谷 翰墨妙天下,盖所谓本分钳鎚。”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先进》:“‘过犹不及’,夫子亦下 子贡 钳锤。” 清 恽敬 《与来卿书》:“盖知吾壻心性豪奇,必有出流之事,故痛下钳锤耳。”
《國語辭典》:严正(嚴正)  拼音:yán zhèng
庄严端正。如:「持论严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
《國語辭典》:厉行(厲行)  拼音:lì xíng
认真、严格的执行。如:「为避免社会治安败坏,警政单位厉行扫黑政策。」也作「励行」。
《國語辭典》:严守(嚴守)  拼音:yán shǒu
严密的防守。如:「严守秘密」、「严守纪律」。
《國語辭典》:悬衡(懸衡)  拼音:xuán héng
1.挂起秤锤。《淮南子。说林》:「循绳而斲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
2.昭示法度。《汉书。卷五一。邹阳传》:「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
3.比喻轻重相当,势均力敌。唐。齐己 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诗:「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國語辭典》: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量较轻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横杆,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小盘,一边放置物品,一边放置砝码。当两端呈平衡状态时,累计砝码重量,即可求得物重。
2.天无变异。《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各秉文而经武,故天平而地成。」
《國語辭典》:刻责(刻責)  拼音:kè zé
严厉责备、要求。《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上》:「忧心如焚,深自刻责。」
《漢語大詞典》:克责(剋責)
责备。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虽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帝闻之,大惊,手詔深自克责,命停册使。”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母厉声呵之曰:‘官事不治,若所为,岂大臣事耶!’ 拜珠 深自克责。”
严格责备。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人形长七尺,形中有五常,有癉热之病,深自剋责,犹不能愈,况以广大之天,自有水旱之变, 汤 用七尺之形,形中之诚,自责祷谢,安能得雨邪?”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其善政归之於下,有不善輒自剋责,庶民爱敬之。”
分類:责备严格
《国语辞典》:发禁(发禁)  拼音:fǎ jìn
原指各学校对中学生发式所作的严格规定,今已解除。
《漢語大詞典》:严戢(嚴戢)
谓严格管理。明史·徐达传:“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閭井宴然,民不苦兵。”
分類:严格管理
《漢語大詞典》:周致(周緻)
(1).周到严格。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借一园亭安下即事》诗之九:“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緻。”
(2).完备精致。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择师》:“兰房用度必是周緻,书院缺典置之不问,气象如此,宜乎硕师去而庸师来。”
《漢語大詞典》:严察(嚴察)
(1).严厉苛察。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 武定 六年,出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南史·侯安都传:“ 文帝 性严察,深衔之。”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人言此变始於尅餉,及为详询,其説不然,特此公过於严察耳。”
(2).严格察查。《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严察拘拏,照例治罪。”
《漢語大詞典》:正峭
公正严格。 宋 苏舜钦 《上三司副使段公书》:“某荒忽自失,伏念阁下正峭明察,重其许可,一言之赏,不可妄得,是必有所过听也。”
分類:公正严格
《漢語大詞典》:期克(期尅)
犹克期。严格规定期限。 唐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万恨只凭期尅手,寸心唯繫别离肠。”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见説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尅 月支 头。”
《国语辞典》:从严(从严)  拼音:cóng yán
采取较严格的原则。如:「这凶手蓄意谋财杀人,法官将从严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