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烈寒
严寒。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体不蔽。” 明 宋濂 《太初子碣》:“盛暑不箑浴,烈寒不附火。” 鲁迅 《书信集·致欧阳山、草明》:“这回因为天气骤冷,而自己不小心,受了烈寒,以致气管痉挛,突然剧烈的气喘。”
分類:严寒
《漢語大詞典》:猛寒
严寒。 晋 夏侯湛 《荠赋》:“永安性于猛寒,羌无寧乎煖燠。”晋书·张骏传:“ 辛晏 父子安忍凶狂,其亡可待,奈何以饥年大举,猛寒攻城!”
分類:严寒
《漢語大詞典》:寒酷
严寒。南齐书·孝义传·崔怀慎:“﹝ 怀慎 ﹞载丧还 青州 ,徒跣冰雪,土气寒酷,而手足不伤。” 王厚选 《古城青史》第十回:“村庄里,这里那里,响着稀疏的鞭炮声,给寒酷的除夕之夜,增添了更加凄凉的气氛。”
分類:严寒
《漢語大詞典》:竺寒
严寒。竺,通“ 篤 ”。 明 杨慎 《孝友后华李子玉讄》:“弟官官师十餘年,时单骑省之,虽竺寒酷暑不避也。”
分類:严寒
《国语辞典》:冷劲(冷劲)  拼音:lěng jìn
严寒。如:「今天这个冷劲,真叫人受不了。」
分类:严寒
《漢語大詞典》:毒寒
严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
分類:严寒
《漢語大詞典》:隆冱
严寒。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夫相嘘以成风,相吹而成俗。隆沍之时,一人嘘之不能为热也;炎赫之景,一人吹之不能为寒也。”
分類:严寒
《國語辭典》:岁寒(歲寒)  拼音:suì hán
1.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比喻坚贞的节操。《资治通鉴。卷一七四。陈纪八。宣帝太建十二年》:「梁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
3.比喻老年。《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唐。李善。注:「岁寒,喻老也。」
4.比喻事情终了、最后。《资治通鉴。卷一四三。齐纪九。东昏侯永元二年》:「江陵素畏襄阳人,又众寡不敌,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岁寒复不为朝廷所容。」元。胡三省。注:「岁寒,以喻世事终极处。」
《國語辭典》:高寒  拼音:gāo hán
1.地势高而寒冷。如:「高寒地带」、「高寒草原」。《元史。卷一五六。列传。董文炳列传》:「臣病不足领机务,西北高寒,筋骸舒畅,当复自愈,请尽力北边。」《宋史。卷一九八。兵志十二》:「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
2.指月光,月亮。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词:「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明。袁宏道 哭江进之诗一○首之三:「一笑凌云去,高寒自少尘。」
3.指人品清峻。宋。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句博好官?」
《國語辭典》:棱棱(稜稜)  拼音:léng léng
1.寒冷的样子。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棱棱霜气,蔌蔌风威。」
2.威严不阿。《新唐书。卷一一四。崔融传》:「从为人严伟,立朝棱棱有风望。」
《國語辭典》:棱棱(稜稜)  拼音:léng leng
怒目而视。如:「你别棱棱的瞪著我。」
《漢語大詞典》:寒威
严寒的威力。 唐 方干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诗:“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宋 梅尧臣 《雪中通判家饮回》诗:“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鲁迅 《野草·风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分類:严寒威力
《國語辭典》:寒露  拼音:hán lù
1.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十月八日或九日。此时入秋,露气寒冷,为秋收秋种之时。
2.寒冷的露水。比喻寒冷的气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尔。」
《國語辭典》:寒苦  拼音:hán kǔ
1.寒冻困苦。《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土地寒苦,汉马不能冬。」
2.贫寒清苦。《晋书。卷七○。甘卓传》:「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
《漢語大詞典》:贞松(貞松)
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 晋 戴逵 《贻仙城慧命禅师书》:“紫盖贞松,仍麾上辩;洪崖神井,即莹高心。”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 清 纳兰性德 《卢子谅时兴》诗:“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劲莛矗惊飇,贞松翠霜雪。”
《高级汉语词典》:凄怆
寒冷
分类:凄怆